印度尼西亚是全球唯一主动退出过联合国的国家,该国曾放出豪言要“统一”东南亚。尽管退出仅一年就重新回归,但这一举动在当时震撼了整个世界。那么,印尼当初为何要退出联合国?如今它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
印尼退出联合国的缘由
联合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只有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才有资格加入。它诞生于二战结束后,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最初有51个创始成员国。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中、美、英、法、苏五国成为常任理事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22年的努力,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替其成为常任理事国。截至2024年,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另有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两个观察员国。
印尼1945年宣布独立后,与荷兰持续抗争,直到1949年双方签署《海牙圆桌会议协定》,荷兰才承认其独立。1950年,为避免卷入美苏对抗,印尼以“不结盟”身份加入联合国。
但仅仅15年后,印尼便宣布退出联合国,这一事件在当时迅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至今印尼仍是唯一一个主动退出联合国的国家。
印尼退出联合国,本质上是在地缘冲突与局势变动背景下的抗议行为。
20世纪初,东南亚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印尼人提出“大印度尼西亚”构想,打算吞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1963年,英国曾在马来半岛设立的马来亚联合邦,与沙巴、砂拉越、新加坡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
而在印尼看来,沙巴和砂拉越在历史上属于印尼领土,马来西亚的成立是对其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更让印尼无法忍受的是,1965年马来西亚还成功加入了联合国。为表示抗议,印尼在同年1月宣布退出联合国,还呼吁建立一个“不受欧美操控的新联合国”,并扬言要“统一”东南亚。
不过,由于印尼国内政权更迭引发战略转向,再加上当时国际环境变化导致国家利益重新调整,退出联合国仅一年多后,印尼便通过恢复合作的方式重新加入了联合国。
印尼如今的发展状况
当前,印度尼西亚总面积达190.4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11国之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它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东西跨度5300公里,超过我国东西最大距离,南北宽2100公里,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尼在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的沙巴、砂拉越接壤,西侧的苏门答腊岛与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西马隔马六甲海峡相望,东侧的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邻,东南侧的帝汶岛则一分为二,西侧属印尼,东侧是主权国家东帝汶。向南与澳大利亚之间仅隔帝汶海。印尼的首都努山塔拉位于加里曼丹岛东海岸,而全国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岛屿是爪哇岛,该岛集中了印尼60%的GDP,最大城市雅加达就坐落在爪哇岛西北海岸。不过,这种格局也让印尼面临区域发展失衡、资源分配不均、爪哇岛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此外,印尼产业结构单一,经济高度依赖资源出口,高新技术发展滞后,这些都使其经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2024年,印尼GDP约为1.4万亿美元,增速5.03%,低于政府预期的5.2%,且后续经济增速仍在放缓,当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仅为4.87%。即便如此,印尼仍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2024年其GDP占东盟总量的37%,实力不容小视。
印尼与我国的合作联系十分紧密。我国已连续12年稳居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1478亿美元;同时我国还是印尼第二大投资国。2023年,中国承建的雅万高铁通车,印尼由此迈入高铁时代,成为东南亚首个拥有高铁的国家。此外,印尼还与中国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粮食安全、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对印尼而言,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