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开打至今,最让球迷倒吸一口凉气的球队是谁?
不是日本,不是韩国,更不是咱们中国男篮——而是那支从大洋洲“空降”到亚洲赛场的澳大利亚队。
别的球队还在拼死拼活争四强门票的时候,人家已经轻轻松松把菲律宾按在地上摩擦了24分,全程连汗都没怎么出。
更吓人的是,从2017年加入亚洲杯以来,澳大利亚男篮整整16场比赛,一场没输过。
这哪是来打比赛?
简直是来当“亚洲篮球老师”的。
看看这场对菲律宾的八强战吧。
比赛还没打完第一节,基本上就失去悬念了。
澳大利亚的三分球像装了GPS导航一样,怎么投怎么有,单节轰进7个三分,直接把分差拉到17分。
菲律宾这边呢?
全队手冷得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命中率连三成都不到。
场边的球迷估计早就看麻了:“这还打什么?早点结束算了。”
为什么澳大利亚这么强?
其实很简单——人家的篮球底子太厚了。
虽然这次来的不是全主力,但随便凑一队,照样吊打亚洲球队。
他们的球员个个身体壮、技术扎实,战术执行就像机器一样精准。
反观亚洲球队,碰上这种级别的对抗,经常是上半场还能勉强撑住,下半场就直接崩盘。
这场比赛就是典型:菲律宾第三节好不容易追了点分,结果澳大利亚稍微一发力,分差又回到20分。
更可怕的是,澳大利亚的阵容深度。
这场球他们12人轮换,人人能得分,5人得分上双,完全不像某些球队靠一两个球星硬撑。
打个比方——别的队是“一辆豪车带几辆自行车”,澳大利亚是“一整支F1车队”。
球迷们调侃:“这哪是篮球赛?简直是降维打击。”
亚洲篮球的格局,早就变了
十几年前,亚洲杯还是中国、伊朗、韩国的“三国杀”。
现在呢?
澳大利亚一来,直接变成“一超多弱”。
菲律宾曾经拿过5次冠军,但那都是上世纪的老黄历了。
如今的他们,碰上澳大利亚就像业余队打职业队,全场被压制得喘不过气。
黎巴嫩、约旦这些曾经的劲旅,在澳大利亚面前也基本是“送分童子”。
唯一还能稍微抵抗一下的,可能就剩日本队了(毕竟有NBA的渡边雄太和八村塁)。
但说实话,就算日本全员健康,想赢澳大利亚?
难度堪比中彩票。
至于咱们中国男篮……球迷们心里都有数:现在能进四强就算成功,决赛碰上澳大利亚?
别被虐太惨就行。
中国男篮的机会在哪?
这次亚洲杯的分组还算给面子——澳大利亚在上半区,我们在下半区。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队能一路闯进决赛,才会遇到这个“大魔王”。
但问题来了:咱们现在连黎巴嫩、新西兰这些队都不敢说稳赢,更别提决赛了。
看看澳大利亚的比赛,再想想咱们男篮的表现,真是让人又着急又无奈。
人家的传球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咱们的进攻经常是“一人打四人看”;人家的防守密不透风,咱们的防守动不动就漏人。
有球迷苦笑:“现在看中国男篮比赛,得先备好速效救心丸。”
不过话说回来,篮球毕竟是圆的。
澳大利亚再强,也不可能永远不输球。
当年美国“梦之队”不也在奥运会上翻过车吗?
关键还是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把该拿下的比赛拿下,至少先找回在亚洲的基本盘——比如赢下韩国、伊朗这些老对手。
至于澳大利亚?
短期内别想了,长远来看,青训、联赛、归化……每一样都得跟上,否则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球迷们的真实想法
每次看到澳大利亚这种碾压式的胜利,评论区总是一片哀嚎:“这还玩啥?”“亚洲杯直接改名叫‘澳大利亚杯’算了。”但换个角度想,有这么个“大魔王”在,反倒能逼着其他球队进步。
就像当年中国乒乓球队为什么强?
因为国内竞争太激烈,随便一个省队选手出国都能横扫。
现在的亚洲篮球,说不定也能走这条路。
当然,球迷最纠结的还是中国男篮。
你说他们不努力吧,个个拼得满头大汗;你说他们进步了吧,比赛一看还是老问题。
有球迷吐槽:“咱们的球员,训练时像巨星,比赛时像路人。”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反映了现状——基本功不扎实,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
结语
澳大利亚的16连胜,某种程度上是亚洲篮球的“照妖镜”——照出了我们的差距,也照出了努力的方向。
短期内想掀翻他们不现实,但至少别被越甩越远。
至于夺冠?
先把基本功练好,再把战术跑明白,剩下的……就看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