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三点,法国艺术家伯努瓦的电脑屏幕还亮着。
这个狂热的塞尔达粉丝正皱着眉头调试虚幻引擎的光影参数,嘴里嘀咕着:"这破面具的色彩怎么就是调不出当年那个味儿?"他猛灌一口咖啡,突然拍桌大笑:"有了!加点暗角,再来点饱和度!"
这段视频上传到油管才八小时就炸了锅。满屏弹幕都在刷:"卧槽!这不是我记忆里的N64版!但怎么感觉更对味了?"有人把这段重制时钟镇和塔米纳平原的视频转发到推特,任天堂美国分部的美术总监悄悄点了个赞。
要说这伯努瓦也是个妙人。放着那么多经典游戏不搞,偏要重制塞尔达系列里最"致郁"的《姆吉拉的假面》。要知道当年这游戏发售时把不少小朋友吓得够呛,玩到半夜做噩梦的比比皆是。可就是这么个"阴间"味十足的游戏,二十年过去反倒成了玩家心里抹不掉的朱砂痣。
用虚幻五引擎做卡通渲染这事儿,放在业内都是个技术活。好多游戏公司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成品不是太油腻就是太塑料。伯努瓦这老哥倒好,直接把N64那股子粗糙中带着精致的感觉给复刻出来了。时钟镇广场上那个会转的月亮,在原版里就是个贴图,现在愣是做出了立体感,可转起来还是当年那个魔性节奏。
评论区有人问:"为啥不直接做写实风格?虚幻五不是号称能当照片用吗?"伯努瓦回复得特实在:"那你不如去看《指环王》电影啊!"这话把老玩家们都逗乐了。确实,《姆吉拉的假面》的精髓就在那股子诡异中透着可爱的劲儿。要真做成4K写实,反倒不伦不类。
细看这重制版,亮点都在细节里。塔米纳平原的草地在原版就是一片绿油油的马赛克,现在每根草都跟着风摇,可整体色调还是那种发黄的怀旧感。最绝的是骷髅小子的面具,在虚幻五的动态光照下,那笑容忽明忽暗,把原作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放大了十倍。有玩家留言说:"大半夜看得我后背发凉,可还是忍不住想继续看!"
音乐也是原汁原味。伯努瓦特意保留了MIDI音源那种电子味十足的质感,在时钟镇的BGM里甚至能听见当年N64音效芯片特有的杂音。他说这叫"赛博包浆",听得老玩家们直呼内行。要知道现在复刻游戏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把8-bit音乐改成交响乐,可《姆吉拉的假面》偏偏就得这股子电子噪音才有味道。
要说遗憾也不是没有。这毕竟只是个人作品,很多场景都没做完。但就这半成品的质量,已经吊打不少商业重制了。油管底下最火的评论是:"任天堂你看看!这才叫重制!"点赞数都快破万了。还有人翻出当年岩田聪的访谈,老爷子说"重要的不是画面有多好,而是能不能打动人心",放在这儿简直是神预言。
游戏业内对这事儿出奇地沉默。倒是有几个独立游戏开发者偷偷在discord群里讨论技术细节。毕竟用虚幻五做非写实风格的项目本来就不多,能做到这个程度的更少。有意思的是,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任天堂前员工私下表示:"这项目要是在公司内部提案,估计会被骂'不还原'给毙掉。"
二十年前的《姆吉拉的假面》发售后其实销量挺惨。同期的《完美黑暗》卖得那叫一个火,谁还记得这个压抑到极致的塞尔达?可时间这东西最公平,当年被冷落的作品,现在反倒成了价值连城的宝藏。有记者去翻老杂志,发现这游戏在2000年时被某媒体打了6分,评语是"画面粗糙,玩法怪异"。
如今再回头看,真是啪啪打脸。锈迹斑斑的卡带在二手市场炒到天价,全世界的游戏博物馆都在收这玩意。伯努瓦这个重制项目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在技术升级的同时保住了原作那股子诡异的美学。要说技术含量可能比不上那些3A大作,但对味程度绝对是满分。
视频发布两周后,有个细节让玩家们集体高潮。在某个夜间场景里,伯努瓦还原了原版因机能限制被砍掉的动态星空。无数粉丝跑到评论区刷"泪目",说这就像收到了二十年前就该有的圣诞礼物。更戏剧性的是,任天堂欧洲官推突然关注了伯努瓦的账号,虽然很快就取消了,但这波操作还是被眼尖的网友截了图。
现在最热闹的是各种游戏论坛。有人呼吁众筹把这个项目做完,也有律师跳出来说这玩意铁定侵权。不过伯努瓦早就声明这只是技术演示,源代码肯定不会公开。说到底,玩家们要的不是能玩的重制版,而是那份被具象化的童年记忆。就像某个高赞评论说的:"看到林克戴着兔子面具在虚幻五的光影里奔跑,我突然就明白什么是'次世代'了。"
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