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2025年8月25日和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白宫碰头,主要聊贸易、安全合作和北韩的事儿。这次会面本来就挺敏感,因为特朗普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韩国国内的一些调查行动,比如对教会和美韩联合基地的突击检查,他甚至用了“清洗或革命”这样的词儿,让韩国那边有点紧张。结果会谈进行得还算顺利,李在明那边承诺了大量投资和采购来稳住关系,比如3500亿美元的投资包和1000亿美元的能源订单,还包括韩国航空公司订购波音飞机的大单,总值500亿美元。这些承诺部分是为了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压力,他把韩国出口的关税从威胁的25%降到15%,但细节还在扯皮。会谈中,特朗普还提了希望年内和金正恩见面的想法,李在明也附和,说特朗普能当调解人,推动半岛和平。整个过程没出大乱子,会后特朗普还夸李在明选举赢了不错,两人看起来处得可以。
就在会面结束没多久,特朗普就把矛头转向中国,公开抛出邀请,要中国加入美俄之间的核裁军谈判。这事儿发生在8月26日,早晨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表态,说中美俄是全球核武大国前三,得一起扛起责任,削减核武库。他强调中国核力量得纳入框架,不然美俄单独谈没意思。邀请的背景是特朗普刚和普京聊过核问题,警告说中国五年内就能赶上美国的核水平,得拉进来一起管。美俄之前有新START条约的续签基础,但特朗普觉得不带中国玩儿不行,得扩大范围。这邀请来得急,就在李在明走后不到一天,明显连着东亚格局的调整。特朗普的逻辑是,先从盟友韩国那儿收钱稳安全,再把竞争对手中国拖进来分担压力。
中国很快就回话了,8月27日外交部说这邀请不合理也不现实。美国和俄罗斯核弹头最多,得先自己削减,中国核力量只够最低自卫,不搞扩张也不参加竞赛。发言人直说,美国才是首要责任方,别想转嫁义务。中国核政策一贯低调,储备远低于美俄,加入谈判等于被套路,放弃有限底牌。中国还重申,在不对等格局下,不会答应这种安排。这回应挺坚定,基本堵死了短期合作的门。
其实特朗普这手牌打得有讲究。他国内面对援乌克兰的疲劳情绪,国会里很多人不想再扔钱,特朗普就用核议题包装成全球责任,拉高调子转移视线。邀请中国听起来高端大气,还符合他爱做表面文章的作风。对俄罗斯也算间接施压,俄乌冲突拖着,核问题是莫斯科的痛点,拉中国进来能压缩俄方话语权,让普京觉得战略空间小了。对中国则是牵制,不想让中方在俄乌和中欧关系上太自由,得制造舆论压力,把中国绑进美式规则里。
话说回来,这邀请和李在明访美无缝接上,反映出美国对东亚的重新布局。对韩国,特朗普要真金白银的投资和安全配合,李在明也给了面子,带去船厂合作计划,还承诺帮美国复兴造船业,取名“让美国造船再次伟大”,这口号直戳特朗普心窝。韩国经济依赖美国安全伞,28,500美军驻扎那儿,特朗普还提了要韩国多出防务费,甚至想拿基地土地所有权当筹码。李在明没直接答应,但整体让步不少,换取关税优惠和继续核保护。
转到核事儿上,特朗普的邀请本质是算计。他和普京续谈新START条约时,就惦记着中国,美俄核弹头各几千枚,中国远少于他们,拉进来等于强行分摊。中国核力量只为自卫,不追求数量,政策上不参加军备赛。这不对称让中国没动力加入,俄罗斯也反对,普京觉得带中国等于丢核优势,谈判得限美俄双边。特朗普知道这点,但还是发邀请,可能是想制造话题,分散国内压力。
李在明访美前,还去东京见了日本首相石破茂,两人聊了加强三边合作,针对中国和北韩。这趟行程像在协调美日韩阵营,李在明强调对话北韩,但特朗普更感兴趣的是经济实惠和核平衡。邀请中国后,全球媒体跟进,俄罗斯通过外交渠道说谈判限美俄,中国回应后,特朗普团队继续推全球责任论,但没见立即动作。
事件影响上,东亚格局微调。美韩贸易协议细节敲定,韩国投资帮美国补船业短板,特朗普得实惠。李在明稳住联盟,但国内反对党压力大,前政府调查继续。特朗普转向核,分散援乌疲劳,国会辩论中用这议题争预算。中国回应后,国际论坛上重申立场,白皮书阐述核政策。俄罗斯加强核设施检查,回应压力。整体看,邀请没改大局,中国定力在,特朗普计划落空。
邀请中国后,社交媒体上议论多,有人说特朗普被李在明忽悠,有人觉得这是拖延中国对台时间的手法,帮美国囤稀土和建供应链。俄罗斯媒体播普京立场,强调核支撑。中国外交部更新网站,放回应全文。事件链平稳,中国避陷阱,俄罗斯守话语权,特朗普转焦点到贸易。
总的,这事儿暴露大国博弈的现实。美国用最小代价想稳霸权,韩国出钱换安稳,中国守底线不跟套路。特朗普邀请听起来大,但落地难,中国回应快准狠,事件就这么收尾,没掀大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