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向每位公民发放10万盾,引发众人嘲讽

 产品展示    |      2025-09-10 22:06

看到越南给每个国民发10万越南盾的新闻,我第一反应是,这点钱也太少了吧,折合人民币才27块,估计吃两顿外卖就没了。

不过转念一想,人家这是实打实的现金,直接打到账户上,没有任何套路和限制。

这种直截了当的操作,背后透出的诚意和治理思路,其实比金额本身更值得咱们细品。

先说背景,越南的经济体量跟咱们比确实差一大截。

2023年他们人均GDP才4300美元左右,差不多是咱们的1.27万美元的三分之一(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24)。

而且2024年他们的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4.4%,经济余粮并不多(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下决心给全民发钱,本身就不是个轻松决定。

更别说这不是头一回,早在2021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越南就给受影响的家庭直接发放过现金,金额从百万到几百万越南盾不等(数据来源:路透社2021)。

这说明人家有一套直接发现金的传统,不怕行政上的麻烦,也不搞花里胡哨的套路。

再看看这笔钱的实际意义。

27块钱对咱们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但在越南,对普通工人来说,这可能就是半周的公交费或者几天的蔬菜钱。

他们的月工资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千(数据来源:越南统计总局2023),这27块相当于收入的百分之一,实实在在能用得上。

更关键的是,这钱是全民发放,不分贫富,不分职业,人人都能领到。

这种“一个不落下”的公平感,带来的心理安慰远比金额本身大。

我就忍不住想,这种操作是不是比那些限定消费场景、最后钱被商家薅走的消费券更能暖人心?

从多方立场来看,越南这波操作其实也有深意。

对内来说,这是政府在传递一个信号:国家在乎每个人,哪怕经济压力不小,也愿意让大家感受到关怀。

对外呢,这也能提升国际形象,毕竟在发展中国家里,能做到全民现金直发的并不多。

反观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欧洲某些国家发钱时,还要搞复杂的家庭资产调查,程序繁琐到很多人直接放弃申请(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2022)。

相比之下,越南不问条件、不设门槛,直接到账的操作,反而让人觉得痛快,执行效率高得让人意外。

再说国际规则和政策对比。

现金直发虽然简单,但背后考验的是财政能力和行政协调性。

很多国家更倾向于发消费券或者定向补贴,理由是怕现金被存起来不流通,或者担心财政负担过重。

但越南这次直接选择转账,等于绕过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政策执行中常见的“跑冒滴漏”。

这让我想起2020年美国疫情期间给每人发1200美元现金的案例,当时也有人质疑效果,但后续消费数据显示,中低收入群体基本都把钱花出去了,确实刺激了经济(数据来源:美联储2020)。

越南这次的逻辑其实差不多,只是规模小一些,但直接性带来的经济流动和心理效应是一样的。

最后聊聊这事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

越南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这波全民发钱虽然金额不大,但多少能刺激内需,增加消费信心,对东盟内部的经济循环是个小助力。

而且这事还可能给周边国家一些启发,毕竟在发展中国家里,行政效率低、政策落地难是老大难问题。

越南能做到直接到账,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财政管理在进步。

如果这套模式能推广,未来区域内的经济互助或者危机应对,说不定能多一条路子。

当然,具体效果如何还得看后续数据,比如这笔钱最终有多少转化成消费,是否真能拉动内需。

不过光是这种公平直接的做法,就已经让不少国家汗颜了。

相比之下,某些国家口口声声“以人为本”,结果政策一堆门槛,钱到不了老百姓手里,实在是高下立判。

说真的,看到越南这27块钱,我一开始也觉得有点好笑,可查了资料、理了思路后,我是真觉得这事不简单。

这钱虽少,但直接打到账户的诚意,绝对比一堆花里胡哨的补贴更戳心。

2021年他们就干过类似的事,2023年还敢继续,背后是实打实的治理能力和对民众的尊重。

反观咱们这边,如果也能来一波全民发钱,哪怕就几十块,只要不玩套路、不设门槛,大家心里估计都会觉得舒坦。

毕竟,政策的效果不光看金额,更看执行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你说呢,这27块钱到底值不值?

或者你觉得还有啥更好的方式让老百姓感受到关怀?

来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