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加沙和平计划面临中东困局,哈马斯仅剩4天抉择期限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高调宣布“20点计划”时,将其称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日子之一”,但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却在同一天泼下冷水:“这只是一份原则清单,细节需要讨论,以色列撤军问题连影子都没看到。 ” 更紧迫的是,哈马斯收到了一道“最后通牒”——必须在3到4天内接受计划,否则将面临“地狱般的代价”。
一、计划内容:停火与权力重构的激进蓝图
白宫公布的方案核心是“停火-交换-治理”三步走。首先,以色列与哈马斯需在72小时内完成人质交换:哈马斯释放全部存活及已故人质,以色列则释放250名无期徒刑巴勒斯坦囚犯和1700名战争期间被捕的加沙居民,并按“1具以色列人质遗体换15具加沙遗体”的比例归还死者。
更关键的条款指向加沙未来格局。 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成员可获特赦或离境,但将被彻底排除在治理体系之外。 加沙将由技术官僚组成的临时委员会管理,同时由特朗普主导的“和平委员会”监督,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国际人物参与。此外,以色列军队将分阶段撤出,由阿拉伯国家主导的“国际稳定部队”接管安全事务,直至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接手。
二、斡旋方质疑:模糊的撤军条款与单边否决权
尽管特朗普宣称方案已获以色列支持,但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等斡旋方迅速指出漏洞。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强调,停火虽是明确目标,但以色列撤军的具体条件、时间表均未明确,且方案将撤军进程与哈马斯解除武装挂钩,并赋予以色列单方面“否决权”。 这意味着以色列可借“安全未达标”为由无限期延迟撤军,甚至保留在加沙的缓冲区。
更令阿拉伯国家不满的是,白宫在最后一刻应内塔尼亚胡要求对方案做了“重大改动”。 沙特、约旦等国虽联合声明“欢迎”计划,却拒绝表态“全力支持”。 9月30日晚,卡塔尔、埃及、土耳其与哈马斯在多哈紧急会谈,重点讨论如何弥合关键条款的分歧。
三、哈马斯的生存悖论:投降或毁灭
对哈马斯而言,这份计划近乎一道“死刑令”。 方案要求其放弃武装、交出地盘,且未来不得参与加沙政治。 哈马斯高级官员加齐·哈马德此前曾强硬表态:“我们的武装是合法的,绝不会被排除在巴勒斯坦事务之外。 ” 然而,拒绝方案的代价可能是毁灭性的——特朗普已宣称,若哈马斯不从,以色列将获得美国“全力支持”以继续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加沙民众对计划普遍悲观。一名流离失所者坦言:“两年了,我们总是听到明天有好消息,但现在再也不信了。 ” 而以色列人质家属则陷入矛盾,既希望协议终结噩梦,又因过往谈判的屡次破裂而不敢乐观。
四、内塔尼亚胡的政治赌局
内塔尼亚胡的支持背后藏着精明的算计。 若哈马斯拒绝,他便可借美国支持延续战争,巩固极右翼盟友的支持;若哈马斯接受,虽能换回人质,但停火将导致极右翼退出联合政府,其执政联盟可能垮台。 知情人士透露,内塔尼亚胡甚至私下暗示“怀疑哈马斯会接受”,更倾向利用局势维持政治生存。
此刻,多哈的谈判桌上,卡塔尔、埃及、土耳其正试图在4天倒计时内撬动僵局。 但特朗普的“和平委员会”主席角色、以色列的模糊承诺与哈马斯的存亡危机,已让这份“世纪协议”的落地前景布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