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 ChatGPT 64 页报告火了!曝 7 亿人真实用法,4 个关键点太意外!

 产品展示    |      2025-10-11 05:48

最近哈佛跟 ChatGPT 昨天刚出了份 64 页的重磅报告,第一次披露了 ChatGPT 的用户内部数据 —— 全球 7 亿人到底用它干啥,这份报告算给咱说透了!我已经把报告翻译成中文、做成可视化文档放社区了,现在挑几个最核心的点,用大白话跟大家唠唠,里面不少信息还挺意外,但特有用!

1、别再只把 ChatGPT 当办公神器了!70% 用法都跟工作没关系

咱之前可能都默认,ChatGPT 是帮着干活的办公工具吧?结果报告一打脸:70% 的对话都跟工作不沾边!

为啥会这样?其实也好理解:像写代码、做营销文案这种专业活儿,大家现在更爱用垂直工具,这些工具分走了不少 “办公需求”。而 ChatGPT 真正火的,是帮咱处理日常琐事 —— 比如规划旅行、查健康建议、琢磨点创意点子,妥妥的 “个人生活助理”!

这事儿对创业者特重要:与其盯着 B 端办公场景,不如多想想怎么用 AI 做 C 端生活服务,把 “贴心、方便” 做到位,市场肯定大。

2、打工人用 ChatGPT 最高效的方式,根本不是 “从零写”

报告里说,打工人用 ChatGPT,“写作” 是占比最高的,能到 40% ,比写代码多太多!但重点来了:这写作里,2/3 都不是让它从头写,而是改咱自己的草稿。

比如你先快速写个邮件、周报或者方案初稿,不管写得多粗糙,丢给 ChatGPT 让它帮忙:调调语气(比如把口语化的改成正式的)、修修语法错误、优化下结构。这么一来,你就不用在那儿反复抠字眼、改来改去浪费时间了,效率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3、高手和普通用户的差距:前者把它当 “军师”,后者只让它 “干活”

报告把大家用 ChatGPT 的方式分成三类:

执行:让它直接干活(比如 “帮我写封邮件”);

询问:问它要建议、要思路(比如 “我想靠这封邮件达成 XX 目的,该从哪几个角度写?”);

表达:跟它聊想法。

数据显示,“询问” 的用法正在快速增长,而且高学历、高工资的专业人士,更爱这么用!说白了:普通用户把它当 “小工”,让干啥就干啥;高手把它当 “军师”,靠它拓宽思路、找自己没注意到的盲点,帮着做更好的决策。咱生活里也这样,越厉害的人,越爱找 “大佬” 聊思路,对吧?

4、做知识 IP、当老师的,这波红利别错过!

报告里专门提了 “辅助教学”,这部分居然占了总使用量的 10%—— 对这么细分的场景来说,这比例真不低!

老师完全可以把杂活儿甩给 ChatGPT:比如根据学生水平出不同难度的题、给课堂设计几个有趣的小活动,甚至让它当 24 小时助教,答学生的基础问题。这样老师能省超多时间,不用再陷在琐事里,能专心搞更重要的:比如琢磨课程创新、跟学生深入沟通。

最后总结:ChatGPT 正在变 “角色”,以后差距会越拉越大

这份报告其实就说透一个趋势:ChatGPT 早不是单纯的 “效率工具” 了,慢慢变成能帮你做决策的 “伙伴” !

以后人和人的差距,就看你会不会用它:越会用的人,从 AI 那儿拿到的建议、思路、方案质量越高;质量越高,你用 AI 就越顺手,这不就像滚雪球、螺旋上升一样,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建议也很明确:别只让它干 “执行活儿”,多把它当能帮你思考、给你启发的 “军师”—— 你平时更倾向于哪一种用法,不妨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