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炒股群里老陈敲着键盘问“到底要不要买?”我跟你说,场面有点热闹,也有点慌,真心的,大家都在抠细节,真怕踩雷。北京做新能源调研的朋友反倒淡定,他说看到的是机会,我才不信呢,怎么回事?事情不是黑白两色,先把背景摆清楚。
北向资金当天净卖出1.2亿,动作干脆,短期情绪占主导。股价九月底冲到40元,半个月内回落到34元,跌幅近14%,还有六氟磷酸锂价格波动的短期冲击,外资喜欢快进快出,拿点利就走,顺手兑现波段收益,没啥稀奇。我跟你说,外资的风格就是这样,说走就走,别太较真,反正市场就是会这么折腾。
和北向相反,几家机构专用席位在龙虎榜上悄悄加仓,底气来自硬数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9亿,同比增长近29%,电解液收入33.18亿,毛利率保持在17.05%,增长属性明显。再看两项重要布局一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募集资金投向摩洛哥海外产能和资源,二是与瑞浦兰钧签下80万吨电解液长单,同覆盖到2030年,等于锁住了中长期订单。我跟你说,机构喜欢有可见的订单流和产能扩张,这笔买盘不是瞎买,老王说得好,稳住了就好,真假的?
外部环境也在帮忙撑腰。新能源车销量还在持续向上,欧洲、北美的需求在回暖,国内补贴与充电设施建设配套在推进,电池产能扩张带动电解液用量增长。天赐材料国内收入占比约95%,市占率意味它能稳吃本地红利。就是产业链通透的公司,抗周期的能力会更强,投资者看的是长期弹性,别光盯着短期波动。
不过风险不能装睡。之前40元高位有主力净流出8.7亿,短期仍有抛压,股价在34元一带震荡,波动幅度不小。那是不是现在就抄底?这得看你打算持多久想做三五个月的,盯着海外产能进度、长单履约和原材料价格;想长期持有的,关注IPO进展、摩洛哥工厂投产节奏、四代磷酸铁锂等新产品放量情况。我跟你说,投机和投资是两码事,别把短线当长期。
最后给个画面股价像港口等待装船的集装箱,有的被外资先卸了,有的被机构悄悄装上远洋船票。真心的,别盲从,慢一点看清货物清单和目的地,反正机会和陷阱都在同一条码头排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