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更愿意给越南送电,却没给朝鲜?背后有啥考虑?难道是地理还是政策原因?

 产品展示    |      2025-11-23 20:08

说真的,我第一次看到NASA那张2017年的全球夜光地图时,整个人就愣住了。

不是因为图像有多震撼,而是因为太直观了——有些地方亮得像银河坠地,有些地方却黑得像宇宙深处什么都没发生过。

约翰·尼尔森,那位地图学家,只是想对比一下2016年和2017年的变化,结果这一比,比出了一个让人坐不住的画面:中国沿海越来越亮,越南的光点也在扩散,而朝鲜……几乎整块国土都沉在黑暗里,只有平壤勉强冒出几个微弱的光斑,像夜里咳嗽的人,喘着气,却不敢大声。

你说一个能造弹道导弹、能搞潜艇的国家,怎么连电都供不上?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系统问题。

绝对不是“暂时困难”,而是几十年积下的结构性塌陷。

我查过数据,朝鲜1990年发电量达到277亿度,那会儿比韩国还高——你没看错,是真的高。

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煤炭枯竭,石油进不来,洪水又把水电站冲垮了。

发电量一路往下掉,2000年只剩194亿度,少了整整30%。

后来好不容易缓了十年,回升到237亿度,结果2011年之后又掉回220亿左右。

这不是波动,这是长期衰退。

更可怕的是输配电系统。

朝鲜的电网老得像二战时期的遗物。

电线锈得发黑,变电站里的设备还是苏联解体前生产的。

电力从电站送到用户手里,损耗率高得吓人——具体数字没人敢报,但业内人士普遍估计超过30%。

也就是说,发100度电,真正到老百姓家里的可能只有60多度。

剩下那部分,全在路上“蒸发”了。

这种效率,在21世纪简直难以想象。

平壤街头晚上八点就关灯,不是因为大家早睡,是因为政策强制。

除了广场、伟人铜像这些“象征性照明”区域,商铺和居民楼都被要求节电。

你去平壤,晚上开车穿过居民区,看到的不是万家灯火,而是一栋楼里三五户亮着灯,还一闪一闪,像心跳不稳。

有些阳台挂着太阳能板——那是居民自己掏钱装的,政府没能力统一供电,老百姓只能自救。

这种“民间发电”,规模小、不稳定,但至少能煮顿饭、充个电。

可你想想,一个国家的民众要靠阳台上的小板子维持基本生活,这算什么电力体系?

电价也在涨。

2022年,平壤居民用电第一档是每千瓦时35朝鲜元,超过100度的部分直接跳到350朝鲜元。

这可不是线性增长,是惩罚性阶梯。

普通家庭一个月用个七八十度电,勉强能接受;一旦用到一百度以上——比如冬天取暖、夏天开风扇——账单直接翻十倍。

这种定价,根本不是市场调节,是变相限电。

你不是用不起电,是政策不让你用。

那么问题来了:朝鲜明明有资源,有技术底子,为什么搞成这样?

答案藏在它的体制里。

建国初期,朝鲜靠苏联援助,大力建设水电和火电。

水电集中在鸭绿江、图们江、大同江,火电靠开矿烧煤。

90年代之前,水火电比例还能维持6:4,算合理。

但之后煤炭枯了,石油被制裁卡住,水电又受气候影响——雨多可能溃坝,雨少发电不足。

整个电力结构就像一根绷紧的弦,轻轻一碰就断。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找中国帮忙?

毕竟中朝接壤,电力联网不是难事。

但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自己都缺电,广东、浙江经常拉闸限电,哪有能力支援朝鲜?

等中国富起来了,朝鲜又开始搞核试验。

2016年、2017年那几轮,直接惹毛了国际社会,连中国都投了制裁票。

政治上对立,经济合作就卡壳。

电力这种战略基础设施,怎么可能随便跨境输送?

再说,就算中国愿意送电,朝鲜的电网也接不住。

电压等级不匹配,频率不同,调度系统完全不兼容。

你想把中国的电输进平壤,不是拉根电线就行,得整个电网改造——这要钱、要技术、要时间。

而朝鲜既没外汇买设备,又受制裁不能进口核心部件。

连变压器都造不出来,还谈什么智能电网?

所以朝鲜的黑暗,不是偶然,是必然。

它用封闭换“安全”,用孤立保“体制”,结果连最基本的民生都保障不了。

民众晚上摸黑走路,孩子写作业靠蜡烛,医院做不了夜间手术——这些不是夸张,是日常。

而政权却把有限的电力优先供给军事和象征性项目。

平壤市中心的灯光秀可以彻夜亮着,但郊区的居民楼连路灯都没有。

这种资源错配,比缺电本身更让人愤怒。

再看越南,完全是另一条路。

越南也穷过。

苏联解体那会儿,全国发电设备老旧,电网覆盖率低,农村很多地方一个月只能通电几天。

但越南高层看得很清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起飞,核心就是基础设施先行,尤其是电力。

于是越南在“六大”上正式提出“革新开放”,把电力当成国家战略抓手。

他们干的第一件事,是立《电力法》。

不是那种空喊口号的法律,而是实打实允许外资进入发电、输电、配电全链条。

你是一家外国企业,想在越南建电站?可以。

但必须遵守两个前提:一是项目要符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二是必须处理好土地征用和居民补偿。

这等于既开了绿灯,又划了红线——你可以赚钱,但不能欺负老百姓。

接着,越南政府推出三套激励政策。

第一,对节电设备进口和生产给税收优惠;第二,对采用先进发电技术的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和补贴;第三,新能源项目——比如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直接享受财政部的电价补贴和税收减免。

这三招下来,外资立刻动心了。

中国电力企业是最早一批进去的。

90年代末开始,哈电集团、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广东院这些大厂,陆续拿下越南多个大型电站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

锦普电站、广宁电站、海防电站、永兴电站……全是200MW以上机组,有些甚至达到600MW。

这些项目不是简单卖设备,而是整套输出——从锅炉到汽轮机,从控制系统到输电线路,全是中国标准。

为什么越南选中国?三个字:性价比高。

日本、韩国、欧美企业的报价普遍高出30%到50%,而且交货周期长。

中国设备不仅便宜,技术也不差——超临界机组、脱硫脱硝系统、智能调度平台,样样齐全。

加上中越陆路接壤,设备从广西、云南陆运过去,成本比海运还低。

一条1347公里的边境线,成了天然的物流通道。

但越南也不是完全敞开大门。

它的电力市场主要由三家国企控制:越南电力集团(EVN)、越煤集团(Vinacomin)、越南石油公司(PVN)。

外资想进,必须跟它们合作。

中国企业的策略很务实:不硬碰,找本地承包商当中间人,或者跟EVN合资成立项目公司。

这样既能规避政策风险,又能借力本地资源。

资金方面,越南也玩得灵活。

一个电站总投资,40%靠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20亿美元左右来自外国官方发展援助(比如日本ODA、世界银行贷款),剩下5%靠私人资本。

虽然私人投资占比小,但释放了市场信号——电力不再是纯国有领域,私人也能分一杯羹。

结果是什么?

越南的电力供应能力年年涨。

老百姓家里冰箱、空调、电视普及率快速提升,工业园区24小时不断电。

政府甚至计划把北方19个省的2639个电网全部升级,投资1.555万亿越南盾(约6亿人民币)。

这不是画饼,是已经在干的事。

最讽刺的是,越南和朝鲜同属社会主义国家,起点差不多,结果却天差地别。

越南敢改,敢放,敢用市场机制解决公共问题;朝鲜却把电力当成政治工具,宁可让民众摸黑,也不愿开放系统。

这不是能力问题,是选择问题。

有人会说:朝鲜被制裁,没办法。

但越南也被制裁过,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西方对越南封锁比现在对朝鲜还严。

可越南没等制裁解除就先动手改革。

它知道,等别人松绑,不如自己破局。

中国电力企业现在基本垄断了越南的大型电站市场。

不是靠政府施压,是靠实打实的交付能力。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发电,中国团队能做到24个月内完成,欧美要36个月以上。

工期短,意味着业主早发电、早赚钱。

这种优势,光靠外交关系是换不来的。

但我也得说,越南模式不是完美无缺。

它的电网老化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电压不稳、跳闸频繁。

新能源装机量上去了,但储能配套没跟上,弃风弃光现象开始出现。

而且过度依赖中国设备,未来会不会有供应链风险?

这些隐患都在。

可至少,越南在尝试解决。

它允许试错,允许调整,允许外资和民企进来搅局。

而朝鲜连“问题”都不敢承认,更别说改了。

回到夜光图。

那张图不会说谎。

光就是发展,黑就是停滞。

中国沿海的光在扩散,越南的光在连片,而朝鲜的黑,像一块顽固的污渍,几十年没变过。

这不是地理问题,是制度问题。

一个国家如果连电都供不上,却还在造导弹、搞阅兵,那它的优先级早就歪了。

我有时候想,平壤那些一闪一闪的灯光,是不是老百姓在用摩斯密码求救?

他们不是不想亮,是系统不让他们亮。

而越南的万家灯火,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步步谈判、贷款、施工、调试换来的。

没有奇迹,只有选择。

现在是2025年,全球都在谈能源转型、碳中和。

越南已经开始布局海上风电和光伏制氢,中国在推特高压输电和虚拟电厂。

而朝鲜还在为每天几小时的供电发愁。

差距不是拉大,是裂开。

你说,如果朝鲜明天宣布全面开放,放弃核武,中国会不会立刻送电过去?

会。

绝对会。

中国的电网早就具备跨境输电能力,云南的电网甚至能直供老挝、缅甸。

技术上没问题,缺的只是一个政治信号。

但只要朝鲜还在搞“先军政治”,还在把电力当成管控工具,那黑暗就不会结束。

这不是偏心,是现实。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投资要看回报,要看风险。

越南给规则、给市场、给稳定性;朝鲜给不确定性、给制裁、给政治风险。

谁选谁,一目了然。

所以别再说“中国为什么不帮朝鲜”。

问题不是中国帮不帮,是朝鲜让不让你帮。

一个连自家电网都拒绝现代化的国家,怎么可能接受外部的电力输入?

它怕的不是停电,是失控。

而越南不怕。

它知道,只有让电灯亮起来,工厂才能转,孩子才能读书,经济才能活。

它把电力当成发展引擎,而不是统治工具。

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

夜光图还在更新。

每年NASA都会发布新数据。

我敢打赌,2025年的图上,中国和越南会更亮,朝鲜……可能连那几点星光都要熄了。

不是因为天灾,是因为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