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谋武将大讲堂之 曹操·乱世奸雄

 新闻动态    |      2025-07-23 21:38

前言:

曹操是典型的万金油武将,提供全体的高额百分比减伤+吸血能力,让他具备能融入任何体系的能力,永不落幕。

武将定位:防御/辅助

主战法:乱世奸雄

高贵的指挥类战法,具备三段效果:

第一,为全队提供一段高额百分比减伤。

第二,为全队提供吸血能力。

第三,为队伍中统率最高单体施加一段祝福,每次受到伤害都有概率恢复一定兵力。

……

首先第一段效果,为全体施加百分比的减伤,满级后大概是20%-25%左右。

百分比减伤,是游戏中最常见的减伤形式,像【避其锐气】这样的主流减伤战法,也不过为2人减伤26%。

需要说明的是,减伤具备递减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避免减伤达到100%而导致武将无法造成伤害,所以减伤本身是存在递减效应的,即每次叠加减伤,都会存在递减效应。

更直白来说,避其锐气虽然说的是提供26%的减伤,但实际效果会被递减,大家可以自行查看战报中的效果。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乱世奸雄】所提供的减伤数值,实际上是不比避其锐气差的,而且是覆盖全体。

所以,光是战法第一段效果,曹操的价值就已经高于避其锐气。

当然,【乱世奸雄】这段减伤,得曹操发育起来后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因为减伤数值是额外受曹操智力影响的,而避其锐气则是恒定的。

……

第二段效果,为全队提供6%的吸血能力,同样额外受智力影响,6%只是基础数值。

不过,吸血的数值,不仅受到造成的伤害影响,还会受攻击方本身的兵力比例影响,比如满兵力就不可能出现吸血,或者吸血数值高于当前兵力的时候,溢出的部分也会无效。

而游戏中,又存在伤兵与死兵的说法,展开起来篇幅比较复杂,作为刚入坑的新人没必要了解这么细致。

简单来说,战斗中兵力会存在三个维度:

一个是死亡兵力,无法恢复。

一个是重伤兵力,可以通过治疗恢复。

一个是当前兵力,受到攻击后一定比例转为死兵、一定比例转为伤兵。

包括【乱世奸雄】的第三段效果,统率最高的武将每次受到伤害后,都有概率恢复一定兵力,我们可以打开战报,查看乱世奸雄所产生的治疗量,基本就是本场战斗第二段吸血与第三段治疗所恢复的兵力总和。

大部分时候,曹操所提供的价值,第一段减伤最关键,而第二和第三段所提供的吸血与治疗,则从侧面通过治疗兵力来让队伍的整体坦度更高,能更坚挺地进行持久作战。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是个万金油武将、能够融入任何体系,他能在任何体系中发挥价值。

比如最经典的反击流派:虎卫体系

老规矩:标红的战法与韬略是奠定队伍强度的基准线,没标红的则可以借鉴参考或者灵活更换。

当然,本期推荐的几个曹操体系,都是比较典型的“唯一答案”的阵容,即战法与韬略间环环相扣,联动非常密集,导致调整空间比较小。

……

虎卫的核心,在于曹操与典韦,典韦是核心输出位,并且能作为单前排去承伤、反击,完美适配曹操【乱世奸雄】的战法效果。

而由于典韦负责单独站在前排承伤,利用反击+万夫莫当的伤害裂变,通过高频率输出去压榨【乱世奸雄】的第二段吸血效果。

而作为前排承伤武将,披坚执锐这个战法不仅能为典韦提供一次每回合行动前的治疗,还能提供一段20%的兵刃减伤。

另外,由于典韦具备反击能力,即能进一步压榨披坚执锐的追伤效果。

即 :典韦造成常规普攻或者反击普攻,都有50%的概率额外对敌军单体造成一次追伤。

可以说,典韦完全将披坚执锐的效果压榨到了极致。

而百战不殆,则是一个通过受击频率来发育自己的战法。

也就是说,当典韦处于队内武力第一与统率第一的情况时,他作为单前排承伤、天然具备被高频率伤害的条件,就能不断叠加自身的武力与统率,进一步提高伤害能力、防御能力、吸血能力以及【乱世奸雄】与【披坚执锐】的自愈能力。

而这相同体系的三个阵容,即邓艾、甄洛、黄月英有什么区别呢?

先说结论,内战邓艾优势最大,外战甄洛最稳定,但会被黄月英压制。

邓艾具备前三回合敌我全体减伤的特性,这点非常克制爆发流体系。

同时这三回合的全体减伤,会让战斗节奏往后挪,典韦就得以发育,通过百战不殆以及自身与邓艾的韬略、蓄势待发等,让增伤与破甲能力堆叠起来,在后续回合进行爆发。

面对爆发流,往往是能够以低兵损战胜对方,但如果遇上也是打中后期的,就会比较尴尬,要么干不过对面,哪怕干过了、兵损也往往比较高。

……

甄洛与邓艾的区别,主要在于甄洛的战法【流风回雪】具备效率更快的增伤能力。

从八回合的战斗来看,甄洛体系的最终伤害能力,比不上邓艾体系,但就前三回合而言,甄洛通过25%增伤所提供的爆发能力,绝对是非常出色的,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有三回合解决战斗的能力,我还拖什么后期?越漫长的战斗意味着兵损越大。

所以,相比于邓艾的防守,甄洛更倾向于进攻,在战法配置思路上,自然就有所不同。

比如邓艾体系的典韦,配置了【坚如磐石】,这是个典型的拖后期的防御战法。

而到了甄洛体系这里则不适配,可以换城【勇冠三军】这样的进攻战法,进一步通过高频率的普攻进行增伤,且具备了更高的吸血能力,以及每3次普攻可以触发的一段追伤。

而由于甄洛体系追求快速结束战斗,【舍生取义】这个提供前两回合清醒的战法则变得异常关键,它可以确保典韦在前两回合不受控制影响,不会哑火、或者被虚弱减伤。

尽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输出环境。

剩下的包括【洛神赋·上卷】将【流风回雪】的增伤指定给典韦,以及【孟德新书·下卷】为典韦增加反击率,包括其他韬略配置,都具备特定的增伤、防御收益,甄洛体系是最没办法随意调节的体系。

因为这个体系的目的与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快速结束战斗,所有的配置都必须为此服务。

而比起甄洛,黄月英则要更加激进,甚至有些剑走偏锋的意思。

……

原则上,我是建议大家配置阵容优先考虑3名武将同阵营的,因为这能吃到10%的全属性增益,但有些武将的价值、在队伍中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是能够凌驾于这10%的属性增益的。

黄月英就是个典型例子。

关键在于,她的金书《机关术》,有概率让典韦嘲讽敌方全体,即让敌方全体的普攻都100%只攻击典韦。

这就让典韦有了更极致的输出上限,因为典韦的所有伤害都依赖于敌人的普攻,以此造成反击、再联动其他裂变伤害与追伤。

通过前排60%的受击率,叠加《机关术》的概率性嘲讽敌军全体,让典韦的输出效率更加极致。

同时,黄月英的战法能在单数回合为典韦提供25%以上的增伤,注意,25%只是基数,再满级的情况下,这段增伤效果往往32%往上。

相信会有玩家疑惑:可是黄月英再双数回合不提供增伤。

这就涉及战斗过程的变数:

比如,第一回合我们一顿输出把对面打残了,但没有干掉对方,结果对方通过续航把兵力拉回来了,那这次伤害就大打折扣了。

相反,如果我们通过更极致的增伤,在一个回合内直接把对面干掉,那对方则失去了续航机会。

这就是区别。

所以,黄月英体系的虎卫配置,战法与韬略都追求更极致的增伤,舍生取义依然关键,而典韦的勇冠三军,则替换成了更激进的锐不可当。

失去了吸血增幅与追伤能力,但提供了一段不需要叠加直接获得的巨额增伤,以及破甲能力。

综上,则是一个阵容的不同体系,即不同思路。

邓艾体系内战最稳,能压制甄洛与黄月英体系,但外战只对爆发流有比较明显的克制能力,打其他阵容则会兵损较高。

甄洛体系偏向进攻,同时具备一定防守能力,比如吸血、续航,有三回合结束战斗的可能,但打不过邓艾体系,面对黄月英体系也会有些吃力。

黄月英体系则是完全寂静、剑走偏锋,最关键的是第一回合和第三回合的增伤阶段,往往就能打出胜负手,赢就赢、输就输,运气好甚至可能打穿邓艾体系。

不过,如果你以为黄月英是反击流派最极限的输出体系,那就错了。

……

比起典韦,吕布才是最极致的反击大核,具备一回合结束战斗的可能。

从反击率来看,比起典韦动辄70%,甚至80%往上的概率来说,吕布只有46%。

【孟德新书·下卷】提供10%。

【武烈】提供8%。

【无双】提供20%

【分合】提供8%

那么,为什么只有46%反击率的吕布,输出上限能比80%反击率的典韦更高呢?

答案就在于,吕布的主战法【骁勇无前】,具备与敌军全体互相普攻一次的可能。

也就是说,吕布除了天然的1次基础普攻,以及被攻击后有可能触发的3次反击普攻,一旦发动主战法,还能对敌军3人各自造成1段普攻。

同时,由于战法效果是互殴决斗,对方3人还会各自对吕布造成次普攻,这又会触发吕布的普攻。

极致的普攻频率,弥补了反击率不足的劣势,量变引发质变。

当然,前提是吕布得发动主战法,而【骁勇无前】的发动率,是低到令人发指的40%,这就导致吕布的上限很高,但同时下限也很低。

他可能一回合干掉对面,但也可能一直划水而被对面干掉。

以上,就是反击流派的基本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反击流派,队伍中切忌佩带【互势】这个韬略,效果是缴械敌人,这等同于让典韦失去了反击频率,以及相同名字的韬略,效果增益不堆叠,即武烈无法通过两本叠到16%,后面触发的会覆盖前面的。

而除了反击流派,曹操还有更多的就业空间。

……

郭嘉法爆体系,核心在于,通过荀彧或者甄洛的暴击增益,联动郭嘉重复发动战法的机制,来形成火力压制。

甄洛【流风回雪】与荀彧【建计举人】的区别在于:

甄洛提供持续稳定的25%增伤,以及让郭嘉首次非普攻伤害,也就是一次战法伤害形成暴击。

荀彧提供50%左右的持续性暴击概率、看破效果。看破指的是无视对方智力属性,类似于破防的一种,但所提供的暴击却并不稳定。

简单来说就是:

甄洛更侧重于三回合爆发的打法,通过稳定增伤与首次战法伤害的效果,追求一发入魂,快熟结束战斗。

荀彧则更侧重于中后期,由于暴击概率的不足,以及缺乏增伤叠加,需要通过郭嘉发动更多次战法的频率,来弥补暴击率不稳定的缺陷,以及借助【蓄势待发】弥补增伤不足的缺陷。

其中,文武双全这个战法的价值,在于【锁头】,即是通过指向性伤害,利用自身具备重复发动战法的概率,针对同一个武将进行狙击收割。

比如虎卫中的典韦与吕布,由于本身智力就偏低,非常怕这种狙击点杀。

细节1:

荀彧体系中,郭嘉的战法顺序要把【文武双全】放在【出其不意】上方,即先发动文武双全、再发动出其不意,主要避免对方存在【抵御】效果。

让【文武双全】破掉抵御效果,让伤害更高的【出其不意】有更良好的出伤环境。

细节2:

甄洛体系中,郭嘉则要反过来,先发动【出其不意】,否则【文武双全】会吃掉【流风回雪】的暴击增益,所以甄洛必须要带个狂风大作来起到破【抵御】的作用。

而同样的思路,如果没有郭嘉,这个位置也可以换其他法系输出武将,比如程昱就不错。

……

张郃与徐晃的控制流派不多赘述,核心在于通过张郃的缴械、徐晃的技穷、水淹七军的随机性技穷缴械,以控制手段来打优势的体系,没什么细节可聊的。

而邓艾、夏侯惇、曹操所构成的肉盾流,一般来说我也并不建议玩,因为游戏存在一个逻辑,即“奶量越大兵损越高”,虽然这个体系防御、续航能力极强,但由于缺乏出伤能力,往往会打出一直平局的战斗。

把这个体系放在推荐表中,主要还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而已,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比如对方是个氪金选手,对方红度比我们高很多,那则可以考虑出这队迎上去。

打不赢,但可以磨对方的血。

……

……

以上,则是关于曹操的基础攻略。

减伤、吸血、治疗、持久作战,曹操真的很百搭,可以展开的阵容非常多,大部分主流阵容都可以将之替换进去。

而本期攻略,则通过着重讲解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阵容,深入浅出的以其中的细节来展开曹操的配将思路、与一些细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诸君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