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朗普又扬言了,说如果8月9日前俄乌还没谈拢停火,美国就会对俄动手制裁。不过,他随即又透露,俄罗斯在规避制裁方面挺厉害的。同时,特朗普还确认,白宫的史蒂夫·维特科夫可能很快就要出发去俄罗斯发展。特朗普强调,莫斯科想跟维特科夫见面,他会看看接下来会发生啥。
——【·特朗普那“最后通牒”也就成了空话·】——
特朗普最近又在国际舞台上搞了一波曝光度,他说如果到8月9日俄乌还没谈拢停火,美国就准备对俄实行制裁。结果刚说完,他自己就打了个脸,坦白俄罗斯“很拿手躲避制裁”。
这种说法前后矛盾,让外面的人直嘲他的“威胁”没啥严肃性。有趣的是,他刚刚说要制裁,下一秒又确认白宫的代表史蒂夫·维特科夫可能很快就要去俄国。他还刻意强调,莫斯科想和维特科夫会面,自己也想看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这种做法,简直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真实写照。俄方根本没把特朗普的威胁放在心上。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俄国经济多年来已经培养出对制裁的“免疫力”。
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地提醒特朗普,俄罗斯依然拥有苏联时期留下的终极核打击能力。在他们看来,特朗普那“最后通牒”只不过是吓唬人的把戏罢了。
俄军已在三线设防,形成包围之势。
就在特朗普隔空喊话的期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依旧条理清晰地进行着。乌克兰媒体透露,俄军已经分成三路,对乌东的科斯季扬季尼夫卡展开了猛烈攻击。
俄军的攻势路线挺清楚:一条从白俄罗斯往前推进,一条从顿涅茨克地区出发,另外一条则是从克里米亚半岛发起。这三面包抄的策略,目的也很直白,就是想把乌军困在一个局促的地方,然后逐个击破。在打仗的过程中,俄方的无人机战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进后的“天竺葵-3”无人机,不但速度提升了不少,航程也拉长了,还能携带更多的炸药。这些无人机组建成“蜂群”,对乌军的防空体系进行扎堆般的覆盖攻击。据乌克兰空军透露,从今年4月到6月,俄军无人机的命中率比之前高出了三倍。更让乌军头疼的是,俄军已经正式宣告拿下了恰西夫亚尔。
这个地方在巴赫穆特的南边,是乌军关键的后勤中转站。恰西夫亚尔一失,俄军向科斯季扬季尼夫卡推进的路也变得顺畅了。目前,俄军的前线已经到了距离城市边缘大约6公里的地方,算是“兵临城下”了。
——【·乌军坚守孤城·】——
面对俄军强势的攻势,乌军的局势真是不容乐观。他们主要依靠德鲁日基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洛维扬斯克和科斯季扬季尼夫卡这几个地方组成的城市圈,来维持后勤补给和灵活调动。不过,随着俄军不断推进,这个城市圈的范围也在逐渐缩小,形势变得愈发紧张。
为了守住防线,乌军动用了“城市堡垒”策略,他们在科斯季扬季尼夫卡等地加强了防御工事,建起了地下通道和掩体,想把这些城市打造成坚固的“要塞”。不过,这招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得投入不少兵力来守住这些地方,可偏偏乌军兵力有限,压力不小。
更糟糕的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在减少。北约成员国实际上已经中断了武器和装备的供给,只能靠着现有的武器和防御措施拼命撑着。在这种情况里,乌军不得不做好“鱼死网破”的打算,甚至有传闻说他们正谋划对俄罗斯境内发动袭击,想分散俄军的注意力。
——【·局面变得挺棘手,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是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