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觉得1945年我们赢了抗战,成了联合国五常之一,就该是扬眉吐气,把过去一百年丢掉的场子都找回来。
听起来特别爽,对吧?
但现实,往往比剧本魔幻得多。
1945年的中国,说句不好听的,是个“名媛拼单式战胜国”。
你看着照片里光鲜亮丽,跟美苏英平起平坐,但实际上,兜比脸干净,家里还一堆烂摊子,一身的装备都是租的,回头都得还,甚至还得加倍还。
所谓的战胜国地位,本质上是美苏两大股东拉你进董事会,让你凑个人头,顺便帮你把场子里的恶霸(日本)给清了。
但清理费,天价。
而外蒙古、外东北、外西北这些地方,就是我们当年付掉的清理费的一部分。
这事儿,得从最让人憋屈的外蒙古说起。
很多人以为外蒙是1945年丢的,其实那会儿只是走了个法律流程,办了张死亡证明。
真正的病根,早在清朝末年就埋下了。
晚清那会儿,整个就是一破房子,四处漏风。北边的邻居沙俄,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你墙上掏洞,今天搬走一块砖,明天卸走一扇窗。
1911年,武昌一声枪响,清朝这房子塌了。外蒙那帮王公贵族一看,机会来了啊!立刻拉着沙俄当大哥,宣布“自治”了。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公司总部一乱,地方分公司经理直接带着资产和客户投靠隔壁老王了。
民国政府嘴上喊着“外蒙是中华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际上呢?北洋政府自己都快打成一锅粥了,谁有空去管大漠北边那点事?
等到1921年,苏联红军开着装甲车直接进了库伦,扶持了个“蒙古人民革命政府”。从那一刻起,外蒙在事实上,就已经跟中国没什么关系了。
时间快进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夜,最骚的操作来了。
当时老蒋派人去莫斯科,跟斯大林谈条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你苏联出兵东北,帮我干死日本关东军,我们一起收复失地,美滋滋。
斯大林的算盘打得更精。
他翘着二郎腿说,可以,我出兵,几十万苏联红军的命帮你填进去,但有个条件。
外蒙古,必须“公投独立”。
这叫什么?这叫趁火打劫。
你家着火了,隔壁大哥拎着水桶来,说帮你灭火可以,但你家后院那块风水最好的地,得签字画押送给我。你不给?行,那我就看着你家烧成灰。
当时的中国,有得选吗?
没得选。
东北几百万同胞还在日本人铁蹄下,国内经济一塌糊涂,自己的军队打得精疲力尽。你不点头,苏联不仅不出兵,甚至可能跟日本单独媾和,让你自己玩儿。
所以,老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1945年10月的那场所谓“公投”,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表演。99.8%支持独立,这数据,比你家小区物业选举的赞成率都高。
魔幻的是,我们还得亲自发个声明,“承认”这个结果。
1946年1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一纸公文,把那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法理上,也彻底划出去了。
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残酷真相:牌桌上,没人跟你讲历史感情,只看你手里有多少筹码。你弱,连呼吸都是错的。
说完了外蒙,再看东北,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一个关于“解放者”顺手牵羊的故事。
1945年8月,苏联百万红军“红色风暴”席卷东北,摧枯拉朽般地干掉了号称精锐的日本关东军。
东北人民,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但他们很快发现,来的好像不是解放军,而是“苏维埃搬家公司”。
苏联人进了东北之后,第一件事不是恢复生产,而是系统性地拆卸工厂设备。从沈阳的飞机制造厂,到鞍山的钢铁厂,再到抚顺的煤矿,凡是日本人留下的、值钱的、能搬走的工业设备,打包,装车,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一列一列地运回苏联。
运了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资产。在1945年,1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那是当时中国几年的财政收入。
苏联给出的理由很理直气壮:这是我们打败日本的“战利品”。
这逻辑,就好像一个警察帮你抓住了入室抢劫的强盗,然后顺手把你家的彩电和冰箱当作战利品给搬走了。你还不能有意见,因为没有他,你家可能啥都没了。
国民政府派去接收东北的官员,到了长春,连市政府大楼都进不去,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想用一下铁路?对不起,军管,得跟苏军司令部申请。
那段时间的东北,名义上是中国领土,实际上是苏联的军事占领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能收回外东北。因为当“解放”东北的苏联红军,其本身就是外东北那片土地的继承者。指望他们把海参崴、把乌苏里江以东还给你?
那不是谈判,那是做梦。
最后说说外西北。
如果说外蒙是被人一刀捅死,东北是被“解放者”薅了一把羊毛,那外西北,就是一场慢性绝症,一点点地被割肉,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了。
从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开始,沙俄就用“勘界”这种体面的方式,一点点地蚕食巴尔喀什湖周边的大片领土。
晚清的官员,连地图都看不明白,被俄国人牵着鼻子走,稀里糊涂就签了字。今天丢一块草原,明天丢一个河谷。
最致命的一刀,是英俄私下划定的“瓦罕走廊”。这条狭长的通道,像一把楔子,硬生生把中国和中亚腹地给隔开了。
到了苏联时期,这些地方早就成了哈萨克、吉尔吉斯等加盟共和国的一部分。苏联在那里建了集体农庄,修了军事基地,几代人都过去了,你再说这地方自古以来是你的,谁理你?
二战后,我们倒是想在国际会议上掰扯掰扯历史,拿出《尼布楚条约》,拿出康熙年间的地图。
但英美当时的反应基本是:哥们儿,别闹了,欧洲这边都打成一锅粥了,谁有空关心你家几百年前的陈年旧账?
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是战胜国,却没能收回故土?
因为胜利和胜利,是不一样的。
有一种胜利,是像美国那样,毫发无损,还发了一笔战争财,成了世界头号玩家。
有一种胜利,是像苏联那样,虽然打得半死,但肌肉还在,能一拳把桌子捶烂,没人敢惹。
而我们的胜利,是靠着几千万人的血肉,在自家院子里,惨胜了一个冲进来的强盗。打完之后,自己也只剩半条命,院墙早就被隔壁几个邻居拆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你衣衫褴褛地走出去,跟那帮西装革履的邻居说,麻烦把拆我家的砖还给我?
人家只会笑笑,拍拍你的肩膀说:兄弟,想开点,活着就好。
这就是1945年的残酷现实。我们赢得了国家的生存权,但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实力。
今天的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抱怨,也不是为了煽动仇恨。
而是要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当你不够强大的时候,你的历史,就是一本糊涂账,任人涂抹。
只有当你自己成了那个能制定规则的玩家,你才有资格,去翻开那本真正的历史。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