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真相曝光!欧盟印度买俄油超中国,鲁比奥甩锅遭数据打脸

 意昂体育介绍    |      2025-08-04 18:10

2025年3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彭博社的专访中抛出一颗“外交炸弹”:“如果俄罗斯永远做中国的‘小跟班’,两个核大国联手对付美国,将是一场灾难。 ”

他声称美国必须阻止俄罗斯“彻底依赖中国”,甚至暗示中国购买俄石油是“维持乌克兰战争的关键”。 这番言论瞬间引爆国际舆论场,西方媒体纷纷用“冷战思维复辟”“外交闹剧”来形容鲁比奥的发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干脆利落。他在记者会上仅用8个字定调鲁比奥的言论,“冷战思维,谎言谬论”,并强调:“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 ”

俄总统普京在鲁比奥发言后不久,主动致电中方通报美俄会谈进展,明确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战略选择”。 这一举动被外媒解读为“俄方用行动扇了鲁比奥一耳光”。

离间计背后的美国战略焦虑

鲁比奥的言论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核心矛盾:既想同时打压中俄,又无力承担与两个核大国对抗的代价。 他提出要效仿“尼克松模式”,像1972年美国拉拢中国对抗苏联那样,如今让俄罗斯“脱离中国”。

但现实狠狠打了脸,特朗普政府一边喊着“与俄缓和”,一边却在2025年3月宣布延长对俄制裁,连俄罗斯的猫狗、树木都未放过。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连美媒都嘲讽:“特朗普的制裁大棒,让鲁比奥的离间计成了笑话。 ”

鲁比奥指责中国“通过购买石油支撑俄罗斯战争”,但数据揭示完全不同的真相:2023年欧盟进口俄液化天然气占比超40%,远高于中国;印度更以低价购入俄原油,精练后高价转售欧美,变相为俄输血。

美国能源信息署报告显示,2024年俄石油出口收入中,欧盟和印度合计贡献达52%,而中国仅占28%。 鲁比奥刻意忽略这些事实,被学者批评为“政治甩锅”。

中俄关系为何“撬不动”?

鲁比奥的离间计失效,根本在于低估了中俄合作的战略根基。 过去十年间,两国签署超过200项合作协议,涵盖能源、航天、金融等关键领域。

2024年,俄罗斯38%的原油出口流向中国,中国则向俄提供急需的微电子设备和工业机床。 这种互补性让俄驻华大使直言:“俄中合作是对西方围堵的平衡。 ”

中俄连续四年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共享导弹预警系统数据,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协调否决涉叙利亚、朝鲜提案。 当美国在2025年试图推动乌克兰“入约”时,中俄外长同步发声反对“北约东扩”。 这种战略协同,被日内瓦安全研究中心专家称为“背靠背的核盾牌”。

国际社会:美国的独角戏

鲁比奥的言论引发多国质疑。 德国《明镜》周刊:“美国既要求欧洲切断俄能源,自己却默许印度转卖俄油获利,双标玩得明目张胆。 ”印度学者更直言:“我们低价买俄油是市场行为,轮不到美国说教! ”就连美国盟友沙特也行动打脸:2025年5月,沙特阿美宣布与俄气集团合作开发北极液化天然气,直接无视美国制裁威胁。

在拉美地区,鲁比奥的挑拨同样碰壁。他访问巴拿马时警告“小心中国控制运河”,遭巴总统驳斥:“中国从未插手运河运营! ”而中资承建的厄瓜多尔水电站、阿根廷锂矿项目持续投产,当地媒体称:“美国只会说教,中国却带来就业和电价下降。 ”

战场僵局撕碎“崩溃论”

鲁比奥曾预言“切断中俄贸易链将致俄战争崩溃”,但俄乌战场现状彻底推翻这一幻想。 截至2025年5月,俄军控制乌东约18%领土,在哈尔科夫方向推进20公里。

尽管西方制裁导致俄通胀率飙至12%,但俄央行通过军工订单拉动经济,军工厂产能不降反升。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更在访华时明确表示:“前线弹药储备足够再战两年。 ”

乌克兰的困境反而印证鲁比奥策略的荒谬。 乌军士兵被曝“五人共用一支步枪”,30%的北约援助武器因维修缺件趴窝。 当特朗普政府强推30天停火协议是,乌总统泽连斯基怒斥:“这是给俄军休整机会! ”俄学者一针见血:“美国把乌克兰当棋子,却要中国背战争的黑锅? ”

核阴影下的危险游戏

他声称“俄依赖中国才能续战”,却回避一个致命问题:若真按此策略切断俄生存线,被逼入绝境的核大国会如何反应? 2022年俄安全会议已警告:“不排除用核武器保卫新领土。 ”

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报告指出:俄战术核弹头数量从2021年的1830枚增至2025年的2090枚,部署速度远超预期。

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亚尔斯洲际导弹方阵压轴通过;俄海军北风之神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试射“布拉瓦”导弹……这些画面被全球媒体反复播放。

北约秘书长私下向盟国警告:“鲁比奥的言论可能刺激俄方误判。 ”而当记者问及“是否考虑核风险”时,鲁比奥仅含糊回应:“我们有能力应对所有威胁。 ”

尾声:霸权黄昏的无力挣扎

回看这场风波,鲁比奥的言论恰似美国霸权的缩影:一边用“中国支持俄战争”转移自身煽风点火的责任,另一边又拿不出分化中俄的实际筹码。 当中国外交部用“徒劳”二字定性其行动时,俄罗斯卫星社的标题,《离间中俄? 美国已付不起筹码! 》。

1972年尼克松用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瓦解苏东阵营,53年后美国却再难复刻这招。 因为今日的中俄,早已不是冷战时的棋子。 当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签署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将“深化对华合作”列为头条时,鲁比奥的离间剧本,终究成了单方面上演的荒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