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荡,山城激荡。
7月29日,重庆这座中国汽车工业重镇迎来历史性时刻——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规模达3087亿元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这不仅是117家分子公司资源的史诗级整合,更是一场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改革壮举,是国家意志在汽车产业落下的关键一子,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由大到强的征程中,拥有了一个核心支点。
我们都知道,在当前这个波诡云谲的全球车市中,无论是传统百年老店还是近十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势力,抑或是跨界造车资本,都在经受新时代的涤荡--有人风雨飘摇、岌岌可危,有人浴火新生、凤凰涅槃。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路上,唯一不变的法则便是保证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更是如此,只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跻身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梯队,实现让中国汽车真正走向世界的宏大愿景。
而这正是中国长安汽车的战略定位及目标,或者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长安汽车到来的原因。
战略稳步推进,品牌强势突围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诞生的核心要义,便是在于通过国家级的资源整合,实现“1+1>2”的战略聚变。这一战略将彻底打通研发、制造、资金与人才等核心要素的流动血脉。
与此同时,中国长安汽车的到来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当产业变革的惊涛拍岸而来,为壮举浇筑地基的是中国长安汽车近年来在车市的海洋上,不断以破竹之势劈波斩浪的硕果累累。
今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量突破135.5万辆,创下近八年历史新高。新能源领域更是以45.2万辆的销量与49.1%的同比增速,在新能源赛道切换的时代中表以建树。而海外的29.9万辆销量,则印证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深远谋略。
随着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无疑为旗下三大品牌尤其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注入了澎湃的“国家动能”。这三大品牌将依托中国长安汽车的巨擘之力,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红利。
其中,阿维塔将继续借势集团顶格资源,在高端智能驾驶领域获得更强大的技术背书与资金保障;深蓝汽车依托集团整合优势,在主流电动市场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与产品竞争力;长安启源作为新锐力量,将共享集团全球研发网络与供应链体系,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渗透。
三大新能源品牌如三支利箭,在集团巨舰的坚实甲板上蓄势待发,共享央企改革带来的强劲东风。
在中国长安汽车的研判下,将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
阿维塔,2026年将上市首款百万级大六座旗舰产品和另外两款全新车型;2030年,阿维塔将推出17款全新产品,形成覆盖轿车、SUV、MPV 在内的完善产品矩阵。
深蓝汽车首款新产品深蓝S05 620km版本将于8月1日正式上市,旨在打造全球月销2万台大单品;首款全新产品深蓝L06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即将正式亮相。
长安启源的智能SUV长安启源Q07激光版将于9月上市;大美舒享新家轿长安启源A06,预计于四季度上市;全新纯电小型SUV,B216预计于四季度上市......随着家族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销量规模的逐步扩大,届时,长安启源将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 5。
如果说中国长安汽车在战略上打造出了顶级资源,那么在战术上无疑要继续依托创新突围,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新集团成立后,中国长安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总攻。
在这其中,中国长安汽车将加速推进三大战略计划--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和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它们分别从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智驾、底盘、智舱等核心技术,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实现战术突围。
而从“北斗天枢”智能化计划的前沿探索,到“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超前培育;从飞行汽车等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的破界构想,到汽车机器人等未来形态的颠覆性布局......这不仅是对“卡脖子”技术的正面突围,更是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筑牢根基。
因为中国长安汽车知道,将核心技术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方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当然了,中国汽车出海新名片也将在中国长安汽车的“海纳百川”计划中焕然一新。
中国长安汽车坚定认为“无海外、不长安”,因此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应运而生。期间,中国长安汽车坚持长期化、本地化、体系化、社会化(ESG),加速开拓海外市场,推进“152”全球化布局,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推动海外发展模式由贸易型向本地化运营转型。“一区一策”适时分阶段布局全球研发、制造、物流、营销服务、客户运营等全链条本地化能力。
在出海产业布局上:全球规划巴西、印尼等20个海外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位于泰国的长安罗勇工厂在5月投产;在海外营销推广上,一年来,中国长安汽车先后在欧洲、中东非等区域举办了28场区域品牌发布会。当前已布局100余个国家市场,全球渠道网点已超14000个。
从战略推进到产品布局,从技术革命到渠道推广......可以预见的是,中国长安汽车正以国家级科研体系为依托,向产业价值链顶端发起冲锋。尤其是面对到2030年全年500万辆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并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宏大目标时,我们看到中国长安汽车这艘巨舰,已经向着智能网联新能源的深蓝海域全速前进。
国家使命,改革巨浪重塑产业格局
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审视这个时代,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诞生,绝非单一企业的成长叙事,而是国家意志在汽车产业的关键落子,其背后承载着国家级的战略深意。
首先是在央企改革维度上。从年初筹划重组事项到年中重组进程迎来实质性突破,再到中国长安汽车正式成立,成功树立了通过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新典范,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新长安样本”。
其次是在产业竞争维度上。中国长安汽车以3087亿元资产规模和未来全球500万辆产销目标,并剑指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这无疑为中国汽车参与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构筑国家级战略平台,为中国车企打造出了产业竞争的基础。
另外,在强国建设维度,中国长安汽车也来得正是时候。它将有机会通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的技术制高点抢占,成为“汽车强国”与“科技强国”双重目标的核心支点。
例如,其对西部产业、成渝双城经济圈就意义非凡。在大的战略框架下,中国长安汽车将坚决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带动西部发展,义不容辞地争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为重庆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发展贡献新长安力量。
综上,我们看到了此次整合是央企改革深化、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集中的成功实践--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集团,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因此,当我们看到中国长安汽车这个排头兵将资金面实力与央企自主决策权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共振效应”。这使得其能以前瞻视野和果敢魄力,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化、前瞻科技的投入。这种聚焦未来、引领变革的姿态,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汽车产业的生动体现。
而在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中国长安汽车还将通过自身的技术突破和生态构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升级,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供应链安全、品牌价值、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跃升,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
长江奔涌不舍昼夜,改革浪潮奔腾向前。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是一场资源整合的物理聚变,更是一次产业能量的战略裂变。它承载着建设汽车强国的雄心,肩负着实现科技自强的重任。
当资源整合的巨力与科技创新的星火在此刻相逢,一场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世界之巅的宏伟征程已然开启。在这条通向汽车强国的壮阔征途上,中国长安汽车这艘旗舰,正以其雄浑的汽笛声宣告: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新纪元,正在长江之畔,以时代之名,全速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