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文决定买入格律诗的股份后,就和欧阳雪一起回古城,准备去王庙村收集证据,为诉讼做准备。
动身去王庙村之前,两人先到丁元英住的地方汇报情况,想听听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看法。
欧阳雪详细说明情况后,丁元英通过几个问题对肖亚文进行了简单测试。
肖亚文的回答精准切中问题本质,顺利通过这场临时考试,获得丁元英认可,同意她入股并接管公司。
之后三人闲聊时,丁元英提到了当初肖亚文把他安排到古城的事。
肖亚文说,自己当时只是想借着芮小丹的关照,和丁元英维持联系,好有机会学些东西,绝没有打他和芮小丹的主意。
她还表示,实在没料到像芮小丹这样的女人会主动√引男人,更没想到丁元英会再次跳入感情的苦海中。
这话大概是半真半假。丁元英当然了解芮小丹的行为,赶紧说是自己“贼性不改”,主动招惹了人家好姑娘。
不过,肖亚文其实最清楚芮小丹那次一丝不挂表白的来龙去脉。
毕竟,这个主意就是她给芮小丹出的。
当初芮小丹爱上丁元英后,去北京找韩楚风时和肖亚文见了面。
肖亚文给她出主意,让她用美人计,毕竟芮小丹外形出众,身姿容貌都很惹眼,没几个男人能抵得住这样的吸引力。
要是芮小丹这招真成了,肖亚文作为她的好朋友,也算是半个“娘家人”,自然能跟着沾些光。
所以,肖亚文当着丁元英的面说的话,明显不是真心话。
她和芮小丹是多年好友,太了解芮小丹的性子了。
小丹敢爱就敢全力以赴,一丝不挂表白对她来说,不过是遵从内心的自然举动。
再回头看,肖亚文不远万里,自费飞到芮小丹面前拜托她关照丁元英这事,显然是精心设计的布局。
肖亚文本就是个聪明人,对身边人的观察细致入微。
在她看来,爱上丁元英这种人无疑是场劫难,只会让人受折磨,根本得不到半点好处,但芮小丹不一样。
芮小丹性格洒脱,无所畏惧,纯粹善良,又有着在法兰克福长大的经历。
既有西方人的独立,又对传统文化没那么深的执念。
而丁元英那种“思维颠倒、特立独行”的性子,恰恰对芮小丹这种纯粹的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肖亚文在拜托芮小丹帮忙时,特意着重说丁元英是 “及品混混”“不是常人”,还特意提醒芮小丹 “千万不要对他动心思”。
这种反向提醒,反而勾起了芮小丹的好胜心和好奇心。
更为重要的是,肖亚文给丁元英这个人物增添了神秘反差色彩。
肖亚文在简历中刻意保留丁元英"鬼混一年"的负面经历,先入为主地塑造丁元英不羁形象。
而这一年的经历本没有必要放在简历中,可肖亚文偏让芮小丹看到。
光看那份简历,芮小丹就对丁元英生出些反感;再被肖亚文一提醒 “别对他动心”,她心里反倒越发嘀咕起来。
等到真见到丁元英,对方一身酒气的样子让她更不舒服。
可没想到,丁元英拿到她的联系方式后,压根没像其他男人那样找借口联系。
这种“例外”,足以让芮小丹这样的绝色美人产生好奇,后面的一连串事也就由此引发。
不得不说,肖亚文太会拿捏芮小丹了。
想来她在法兰克福的时候,就已料到芮小丹会爱上丁元英这种怪人了。
因为她为此铺垫了很多,她表面上只是让芮小丹给租房子顺便关照丁元英,实际上布好了局,等着芮小丹进去。
当初在法兰克福机场分别时,芮小丹还傻傻担心:万一丁元英在法律上出问题,会不会影响她和肖亚文的闺蜜情。
肖亚文想了想,说:“法律上我担保没问题。这人我解释不清,只能说以我的智力,理解不了他。”
原著里写,肖亚文歉意也淡淡一笑,轻轻挥手告别,再见了。
这里的“歉意”其实藏着心思,她明明知道丁元英不会犯法,两人的友情不会因此受影响,但她也清楚,丁元英这种人会吸引芮小丹,而爱上他注定要受折磨。
可她为了自己的打算,还是把丁元英推到了芮小丹身边。
想到芮小丹可能要尝爱情的苦,心里受煎熬,肖亚文只能在心里抱歉。
所以说,芮小丹爱上丁元英,其实在肖亚文的预判里。
但她没法预料丁元英会不会接受芮小丹,也猜不到两人感情的具体走向。
可只要芮小丹动了心,她就能顺势出谋划策,再之后就是随缘了。
肖亚文这步棋走得精妙,她最终借着这层由头,靠着芮小丹沾到丁元英的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跨步。
只是当年在机场那抹带着歉意的微笑,成了这场精心布局里,藏得最深的一丝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