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场胶着,乌克兰超8个旅反攻,俄41集团军猛攻西线

 意昂体育介绍    |      2025-08-26 17:43

《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要求乌克兰将顿巴斯剩余地区割让给俄罗斯,以换取俄方“书面承诺”不再进攻。消息传出,乌军超过8个旅的精锐部队在红军城北部战线发起疯狂反攻。他们必须在泽连斯基赴白宫谈判前,用枪炮夺回谈判桌上失去的筹码。 俄军多支分队遭包抄切割,但与此同时,俄军第41集团军突然猛攻红军城西线。 这场南北呼应的大乱斗,瞬间成为决定顿巴斯命运的关键战役。

2025年8月16日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总司令瑟尔斯基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切断新沙霍沃至科洛德兹一线的俄军控制区。 这道命令的直接背景是《纽约时报》曝光的特朗普和平方案,该方案要求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剩余领土,以换取俄罗斯的安全保证。 顿巴斯剩余地区不仅拥有大量矿产,更是乌军耗费数年建设的防线核心,红军城正是这条防线的战略支点。 泽连斯基需要在8月18日赴白宫会谈前拿到军事成果,否则将在谈判中陷入彻底被动。

乌军迅速集结了北线所能调动的几乎所有精锐力量。 第82空突旅和第79机械化旅全员抵达战场,亚速军、第1和第425突击团、第25突击旅相继进入攻击位置。 第92突击旅第2营、第32和第93摩步旅、第38陆战旅则负责侧翼掩护。 多个“匈牙利鸟”无人机连队和乌安全局特种部队提供技术支持。 这支超过8个旅的突击集群,目标是撕开俄军在新沙霍沃以北的狭窄防御地带。8月17日凌晨,乌军第93摩步旅发布的作战视频显示,其侦察连在无人系统和炮兵支援下,攻入了北线的韦斯约洛村。 视频中,地面无人战斗车沿着街道向两侧建筑物猛烈射击,但全程未见乌军士兵身影。 该旅宣称同时夺回了格鲁兹斯科耶和韦斯约洛村,并俘虏数名俄军。 然而战场情报显示,格鲁兹斯科耶此前并未被俄军实际占领,而韦斯约洛村仅有部分区域被乌军控制。

亲俄观察员尤里·波多利亚卡的战报指出,乌军实际只控制了韦斯约洛村南部区域,俄军仍坚守着北部阵地。 更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科洛德兹方向——一支乌军分队从韦斯约洛和科洛德兹之间突入俄军防线,向纵深推进3.5公里,一度抵达库切罗夫亚尔村附近。 俄军立即从韦斯约洛北部发起反冲击,试图切断这支乌军的后勤线路。为缓解突入部队的压力,乌军另一支部队从格鲁兹方向强攻韦斯约洛,牵制俄军反击兵力。 与此同时,俄军在T0514公路彼得罗夫卡路段取得战术突破,在公路北部建立了新的火力阵地。 今日顿巴斯当地媒体报道,乌军正全力争夺梅尔扎火车站的控制权,该站大部分区域已被乌军夺回,一支突击队甚至攻入了尼卡诺罗夫卡西北部。

乌军的最终目标是推进到马亚克和弗拉基米罗夫卡一线,这是北线俄军防御最薄弱的环节。 然而俄军无人机编织的火力网极大延缓了乌军进度。 波兰军事观察员记录到,乌军多次试图集结营级规模兵力,但每次都被俄军无人机发现,随后遭到精准炮火覆盖。 乌军被迫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在混乱中推进。正在北线激战胶着时,俄军第41集团军突然在红军城西线发动强攻。 该部队向格里希诺方向猛烈推进,直接威胁红军城乌军的唯一后勤补给线——T0518公路。 这一攻势迫使乌军将部分预备队调往西线,有效减轻了北线俄军的防御压力。 俄军采用的“北防西攻”战术形成战略呼应:北线依靠无人机和灵活防御消耗乌军,西线则通过主动进攻牵制乌军兵力。

苏梅战线的变化同样印证了战场复杂性。 经过半个月拉锯,俄军在8月16日重新夺回新康斯坦丁诺夫卡村。 乌军第225团随后发起反攻,但两次行动均被击退,部队伤亡高达70%。 而在瓦拉基诺村方向,乌军却成功推进3公里,主要原因是防守该地的俄军车臣部队作战不力。 俄方军事论坛多次批评这支部队缺乏协同意识。乌军第93旅发布的第二段视频显示,其无人战车部队已深入韦斯约洛村中心区域,但建筑内仍传出激烈交火声。 俄军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和温压弹对突入村庄的乌军进行压制。 T0515公路西部路段一度被乌军控制,但由于俄军持续炮击,该通道始终无法稳定用于兵力输送。

战场情报系统监测到,乌军第79机械化旅的坦克分队试图从伊万诺夫卡向东穿插,但在开阔地带遭到俄军卡-52直升机和 Lancet-3M 无人机的联合猎杀。 至少4辆坦克和7辆装甲车被摧毁,推进被迫中止。 俄军则利用夜间向北线调动了2S19 Msta-S自行火炮和BM-27飓风多管火箭炮系统。乌克兰安全局特种部队在科洛德兹附近实施了一次直升机机降作战,试图破坏俄军后勤枢纽,但遭遇俄军电子战部队干扰。 两架米-8直升机尚未着陆就遭到便携式防空导弹攻击,其中一架被迫坠毁在田野中。 参与行动的27名士兵仅有11人返回控制区。

俄罗斯国防部在8月17日晚间的简报中承认,北线部分阵地失去接触,但强调所有失守区域都是“战术性后撤”。 瓦格纳集团退役指挥官谢尔盖·斯雷德科夫在社交媒体透露,俄军正在组建由T-90M坦克和BMPT终结者战车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用于封堵乌军突破缺口。乌克兰总参谋部则宣称,过去24小时共摧毁俄军43辆装甲车和11套火炮系统,但未透露己方损失数字。 北约提供的实时卫星影像显示,俄军在红军城西线约5公里正面阵地上部署了至少3个摩托化步兵营,这些部队均配备有反坦克导弹和ZALA侦察无人机。

顿涅茨克民兵第110旅参与了对韦斯约洛村北部的加固工作,他们利用混凝土障碍物和预置爆炸装置构建了新的阻击点。 该旅士兵在战地视频中展示了一批新接收的FPV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有效遏制了乌军小分队渗透。乌军第38陆战旅试图从侧翼包抄俄军在新沙霍沃的阵地,但遭遇雷区阻滞。工兵分队在清理通路时遭到俄军狙击手猎杀,5小时内仅有300米雷区被清除。 与此同时,俄军第1坦克旅的T-72B3坦克分队从马亚克方向发起反冲击,迫使乌军放弃已占领的部分阵地。

战场电磁频谱监测数据显示,俄军电子战系统在8月17日下午3时至6时间达到最大干扰强度,乌军无人机操作频段被全面压制。 这导致乌军前线部队失去侦察能力,多项进攻计划被迫推迟。 俄军则趁机向前线输送了额外两个摩步连的兵力。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战场分析师指出,乌军在红军城北线投入的兵力超过1.2万人,但正面宽度仅约15公里,这种高密度兵力部署极易遭受炮火杀伤。 俄军每天在该区域发射的炮弹数量预计达到7000-9000发,其中约30%为精确制导弹药。

乌克兰第92突击旅第2营士兵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显示他们使用德国提供的“豹2A6”坦克摧毁了俄军两个机枪阵地。 但该视频随后被证实拍摄于三周前,且地点不在红军城战线。 这种信息混乱现象反映出双方都在进行认知战操作。#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