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至20日,第八届成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举行。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本届大会以“绿色能源·智储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突破8万人次,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光伏发电、储能技术、智能微电网等全产业链的最新成果。
**背景: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加速** 在全球碳中和共识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光伏与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大会主办方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80GW,同比增长35%;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50GW,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凭借川西丰富的光照资源、完备的产业链配套及政策支持,已形成从硅料、电池片到组件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大会首次设立“西部光伏应用场景专区”,聚焦高原、山地等特殊环境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凸显区域化布局的战略意义。
**展品:技术创新引领行业风向**
本届展会的核心展区呈现三大亮点: 1. **高效光伏技术**:头部企业隆基、通威等推出转换效率超26%的HJT异质结组件,搭配AI驱动的智能跟踪支架系统,可提升发电效率30%。首次亮相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3.5%,引发行业对下一代技术的热议。 2. **长时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展示的20尺集装箱式液冷储能柜,循环寿命达12000次以上,适配光伏电站的4-8小时调峰需求;比亚迪的“刀片储能”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度电成本降至0.3元以下。 3. **光储融合应用**:华为数字能源推出的“智能光储发电机”实现毫秒级响应电网调度,搭配AI算法预测发电曲线误差小于2%。家庭光储一体机成为消费级市场焦点,部分产品已实现“光伏+储能+充电桩”三合一功能。
**优势:全产业链协同与政策红利** 成都大会的独特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 - **产业生态闭环**:从上游多晶硅(通威永祥)、中游电池片(京东方BIPV)到下游电站开发(华能集团),展会覆盖全链条企业,促成现场签约项目金额超600亿元。 - **西部市场枢纽**: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西藏自治区能源局现场发布5GW“光伏+生态修复”项目招标,吸引多家企业战略布局。 - **政策先行先试**:四川省宣布将储能纳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试点,对光储一体化项目给予0.15元/kWh补贴,并开放20个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示范县申报。
**总结:迈向零碳未来的关键跳板** 本届大会不仅展示了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端的全维度突破,更通过“全球光伏领袖峰会”“储能安全白皮书发布”等30余场平行论坛,推动行业标准与国际合作。国际能源署(IEA)专家在闭幕式上指出,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已占全球80%以上,而储能技术的快速降本将加速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随着《光伏行业碳足迹评价规范》等团体标准的出台,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成都大会以其前瞻性、务实性再次证明:光伏与储能的协同创新,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