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意想不到,真正伤害他的不是俄罗斯,而是国内的伙伴

 意昂体育介绍    |      2025-09-19 07:43

众所周知,自从俄乌局势升级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把俄罗斯视为最大的对手,但近些年发生的事情让人明白,国内的问题有时候比外头的火药味儿还难对付。

泽连斯基刚当上总统时,那可是风光得很,从个喜剧演员变成了战时的领袖,气势十足。不过如今情况似乎不太妙,国内的支持率慢慢往下走,西方那些盟友的态度也变得模棱两可,甚至连自己人扎卢日内都变成了可能的绊脚石。

俄罗斯的情报机构爆出消息,说美英正打算搞个操作,把泽连斯基换掉。乌克兰官方虽然坚决否认,说那都是谣言,但从民意调查、公众反应到政治上的摩擦来看,泽连斯基的地位确实遭受了一些动摇。

泽连斯基的用人决策

说起扎卢日内,得追溯到他的军旅经历。1973年,他出生在乌克兰北部一个军事氛围挺浓的地方,从小就受到影响。1991年,他进入敖德萨陆军学院,主修机械化部队指挥。

毕业之后,扎卢日内开始在边防部队里干起,用,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到了2000年代初当上连长,负责东部地区的巡逻和演习。到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他被调到前线,负责组织防御工事的建设。2017年,他升到师长职务,指挥反恐行动,还在顿巴斯地区打过突袭。

到2019年,他成为北部作战指挥部的司令,负责多个地区的防御任务。到2021年7月27日,泽连斯基正式任命他为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正值俄乌冲突刚刚露头,大家都认为他挺能干,能带领部队打赢仗。

冲突一开始,扎卢日内在基辅指挥中心坐镇,全面统筹防御工作。在基辅保卫战里,他下达了反击的指令,而在哈尔科夫反攻时,也亲自组织各种兵种协同作战。到2023年夏天的反攻,他亲自规划路线,调整作战部署,还用无人机侦查战场的情况。可惜这次反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乌军的推进被阻了下来。

2024年2月8日,泽连斯基突然换掉了他的总司令,官方理由是要更新一下军事领导团队,可实际上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可能跟扎卢日内的人气太火有关,怕他太抢风头,影响到泽连斯基的地位。

扎卢日内没啥多余的话,3月就跑伦敦,当上了乌克兰驻英国的大使。从那之后,他较为低调地搞外交,主要参加智库的活动,接触一些西方的政客,可他的支持率一直没掉。

泽连斯基在2019年赢得总统选举时,承诺要搞反腐败改革,可战争一开始,他的注意力全在抵抗上。把扎卢日内任命为大使,大家都觉得挺聪明的,因为他有实战经验,能帮稳定军心。但是时间一长,泽连斯基开始担心那种功高盖主的问题又出来了。

2023年反攻失利之后,他把战术上的失误归咎于扎卢日内,一巴掌把他撤职了。这事儿在乌克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人都觉得扎卢日内成了替罪羊。

撤职之后,泽连斯基没有让他闲着,反倒调他去英国当大使,可能是想把他远远甩开,免得在国内影响太大。可没想到,这反倒给了扎卢日内一个机会,可以跟西方搞好关系。

到2025年的民调,扎卢日内的信任度高达71%,而泽连斯基那边只有49%,支持率方面扎卢日内27.7%,泽连斯基更是跌到更低的地步。这一数据一出来,大家就开始琢磨,之前泽连斯基的选人用人,是不是早就埋下了麻烦的种子?

扎卢日内一到英国,总是和英美官员频繁会面,谈的都是援助的事。他行事挺稳重,讲求实打实的办法,跟泽连斯基那种高调的风格不一样。2025年7月29日,俄罗斯情报爆料,说美英在阿尔卑斯山秘密和扎卢日内以及乌克兰高层的人会面,目的就是商量换掉泽连斯基的事。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一听这话立马否认,说这些都是俄罗斯在搞离间计。不过,民意调查显示,扎卢日内的人气是真的高。泽连斯基的团队肯定得好好掂量,这位曾经的部下如今成了个难题,真是叫人头疼。

这场打了三年多的仗呀,乌克兰军队损失挺惨的。扎卢日内当总司令那会儿,至少还能顶得住局面,可一离开,士气就又乱成一锅粥了。泽连斯基这边的决定,看着果断,可实际上也露出了内部不太平衡的端倪。

西方盟友的援助变调

到2025年2月28号,泽连斯基跑到白宫会见特朗普,场面吧,挺不愉快的。特朗普硬是坚持让乌克兰用领土换和平,泽连斯基死活不同意,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副总统万斯也插话,结果会议就这么不欢而散了。特朗普在走之前还说泽连斯基不够尊重美国。

事情传开后,西方媒体就开始议论纷纷,觉得泽连斯基太犟了,不听从指挥。几个月后,7月29日,俄罗斯情报又放风,说美英在阿尔卑斯山秘密会晤,提出用扎卢日内来取代泽连斯基。

这次会议中,美英承诺乌克兰官员还能继续留任,但重点是要重新调整与西方的关系,特别是和美国的联系。据说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负责人叶尔马克和情报局长布达诺夫都表示愿意听从安排。

乌克兰官方坚决否认这些传闻,可说到底,这事儿可不是无中生有。扎卢日内身为驻英大使,平常跟西方那边联系挺频繁的。还有,在2025年8月26日,万斯团队打电话想跟他沟通替代方案,可他没接听。据媒体报道,这其实显示出西方对泽连斯基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浓烈。

特朗普上台以后,压着要赶紧了结俄乌冲突,可泽连斯基还打得挺死,不打倒俄罗斯誓不收兵。这两人目标不一样,援助方式也开始变得不太一样了。8月18日他们又见面,这次特朗普承诺会继续提供导弹和无人机,但条件是乌克兰要配合和平谈判。比起二月份的时候那场争执,现在似乎略微缓和了一些。

国内这边啊,泽连斯基的烦心事多着呢。7月23日他签了个法案,将反腐败局和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的独立性弄得没了,把这些机构的权力都收归到总统由他任命的检察长手里。这个法案一出来,基辅街头的抗议就没停过,大家都觉得这其实是在给泽连斯基家族和高层腐败撑腰呢。

战争时期,乌克兰的贪污问题可不小,两个反腐机构查出一些和泽连斯基圈子有牵连的案子,他这么一操作,基本把大家的嘴堵死了。7月31日,议会就投票同意让这些机构重新获得权力,泽连斯基也只好签个字,但其实可信度已经打折了。

这三年多来,老百姓的电力系统几乎被炸得七零八落,电价也一路飙升,征兵令更是让老人和残疾人登上了战场,怨气都快炸天了。很多人觉得,这场战争根本不是为乌克兰打的,而是为西方打的,牺牲的却都是自己家里的娃儿。

支持率一路往下掉,到了2025年8月的民调,泽连斯基只剩下35%,扎卢日内超过25%。国内的抗议不仅仅是反腐败,还因为大家都厌倦了这场战争。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早就毁了,经济也垮掉了,老百姓一看清楚了,不愿再白白牺牲自己。泽连斯基的决策,加深了与支持者之间的距离。

西方那边,美英觉得扎卢日内更听话,更适合当备用总统。一旦泽连斯基不配合,就会把他推上台。这内斗本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事,可一被西方搅和,整个局势就乱套了。泽连斯基沒料到,原本援助他的盟友竟成了推他的人,国内那些老来的手下也变成了暗影威胁。

民意转向和权力更迭的潜在风险

到了2025年下半年,乌克兰民意出现了明显变化。九月份的调查显示,扎卢日内的支持率达到74%,而泽连斯基只有68%,反感泽连斯基的人也达到了30%,扎卢日内的反感度才19%。这事儿可不小啊,说明普通百姓更倾向于相信像扎卢日内这样走军事路线的硬汉,而不是泽连斯基那套政客的伎俩。

到第四年了,乌克兰的男人们在战场上损失惨重,领土缩减了20%,群众纷纷开始质疑,这仗到底值不值得打。征兵范围扩大,街头随时检查拉人,家庭关系变得紧张,怨声载道。有些腐败案件涉及到高层,泽连斯基收紧反腐机构的权力,大家觉得他这不是想自我保护吗?

扎卢日内一直挺低调呢,主要在伦敦大使馆那边办事,还会参加一些安全会议,民意支持也挺稳的。俄罗斯情报的爆料传出来了,虽然乌克兰方面否认,但西方的媒体开始聊起这事,感觉泽连斯基的日子不太好过。特朗普的团队也跟扎卢日内接触过,他还拒绝了万斯打来的电话,显得挺有主见。不过,这事儿也没影响西方把他往备选名单里放。

乌克兰国内议会为了援助怎么分配吵得不可开交,议员们你争我夺,场面挺激烈。而泽连斯基为了维持秩序,还特意主持会,总感觉他的影响力好像有点减弱了。9月1号,他宣布了个新打击计划,嘴里说得挺决绝,强调要坚决,但实际上战场上炮火还在轰炸,损失也在不断扩大。

掌权的变数越发令人担忧。西方国家对援助感到有点力不从心,欧洲一些领导人像德国的朔尔茨,不愿意派兵,只提议把在海外的乌克兰人叫回来参战。泽连斯基的地位变得摇摇欲坠,国内局势不太安稳,外界压力也是越堆越大。

扎卢日 innen的人气可不是一天练成的,从总司令到大使,都是一点一滴赢得了军心民心。泽连斯基当初把他撤了,原本是想把隐患清掉,可现在看来,反倒让对手多了一把把手。

乌克兰百姓的日子一天天难过,电费涨了,工作也丢了,小孩上不了学。大家都在心里琢磨,为什么不换个更靠谱的领导?这场内部的角力,比起俄罗斯的导弹还让人揪心。

未来的事嘛,泽连斯基还得继续面对这些难题。战事还没结束,援助的消息不稳,国内的抗议也可能随时爆发。扎卢日内会不会上台,谁说得准,但民调和西方的反应,似乎都在暗示有变数。乌克兰的路,还得继续走,关键看领导层的决策和走向。

老百姓最盼的,就是快点告别这段苦日子,别再闹内耗了。打仗不只是子弹和炮弹,也包括人心的摇摆和谁掌握大权的角逐。泽连斯基之前的教训告诉咱们,别只顾着眼前的事,要看看身边的朋友,盟友的刀子,有时候比敌人的枪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