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真的被工作群里的长语音搞疯了——早上刚到公司,打开微信就看到部门群里躺着8条语音,每条都超过1分钟。戴耳机听吧,怕漏了领导说的“重点”;外放又怕影响同事,正对着手机皱眉头呢,坐在旁边的实习生小陆凑过来:“姐,你怎么不用听脑AI转文字啊?我上次用它转了10条语音,比听省了半小时。”
我当时还挺疑惑的:“这工具靠谱吗?我之前用过别的转文字软件,要么错别字多到没法看,要么排版乱得像草稿。”小陆笑着把手机递过来:“你看,昨天张哥发的方言语音,转出来的文字比我听的还准。”我抱着试试的心态下载了,没想到一用就停不下来。
其实这就是产品概述,用个人经历带出来
听脑AI说白了就是帮你把语音变成文字的工具,但它不是那种“凑活能用”的水平——它能覆盖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语音场景:工作群聊、会议录音、客户通话、甚至家人的长语音,而且转出来的文字不仅准,还会自动给你分段落、标重点,比我之前用的那些“只会把语音转成一堆乱码”的工具强太多了。
我刚开始用的时候,选了群里一条最长的语音(大概2分钟),点了一下“转文字”,没想到几秒钟就出来了。更意外的是,连我们部门张哥那口带点川普的“这个项目要赶在周五之前提交哈”都转对了,没有错别字,甚至连他语气里的“哈”都保留了,像在看他说话的样子。
功能亮点,用“刚开始”“后来发现”推进
后来我慢慢摸索出它的“厉害之处”:首先是识别准确率,它用的是深度学习模型,能适配不同人的口音——我们部门有个同事是福建人,说话带点“f”“h”不分,之前用别的工具转他的语音,经常把“发货”写成“发火”,但听脑AI转出来的文字几乎没错过;还有专业术语,比如我们做市场的常说“GMV”“转化率”,它都能准确识别,不会变成“G M V”这种分开的字母。
然后是自动排版,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以前转会议录音,文字堆成一团,找重点得翻半天,听脑AI会自动给你分段落——比如会议里王总说“下周的活动策划要改”,后面接小李的补充“我觉得可以加个互动环节”,它会用换行把两人的发言分开,还标了时间点(比如“14:30 王总:”“14:35 小李:”),找重点的时候扫一眼就知道谁什么时候说了什么,比我手动记笔记还清楚。
对了,实时转写功能我最近用得特别多——上次开跨部门视频会议,我一边听一边用它转文字,会议结束的时候,直接把转出来的文字贴到飞书笔记里,省了我整整1个小时的记笔记时间。领导看了我的笔记说:“这次怎么记得这么详细?”我笑着说:“不是我记的,是AI帮我转的。”
应用场景,用真实案例让内容更落地
其实我用听脑AI的场景挺多的,除了工作群聊和会议录音,还有客户通话——我是做市场调研的,经常要跟客户通电话,以前挂了电话得花半小时整理通话内容,现在我会把通话录音导进听脑AI,转出来的文字会自动提取关键词,比如客户提到的“预算有限”“想做线上活动”“对包装不满意”,这些关键词会用加粗标出来,我直接把它们导入CRM系统,跟进客户的时候特别方便,不用再翻长长的通话记录。
还有家人的长语音,我妈喜欢发语音,有时候发个5、6条,每条2分钟,我上班的时候没时间听,就用听脑AI转文字,扫一眼就知道她想说什么——比如上周她发语音说“家里的猫又把花瓶打碎了”“今天买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转出来的文字清清楚楚,我回复的时候还能针对性地说“猫没事吧?红烧肉等我晚上回家吃”,我妈说:“现在发语音不怕你没时间听了,转成文字你就能看到了。”
用户价值,用“时间节省”“效率提升”代替经济表述
用了快三个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省时间——以前每天处理群聊语音和会议录音要花2个小时,现在只要40分钟,大概提升了70%的效率;我们市场部以前整理10条客户访谈录音要2天,现在用听脑AI只要半天,而且转出来的文字更准确,不会漏掉客户提到的“关键需求”,比如上次有个客户说“我觉得你们的产品包装太复杂了,老年人不会用”,以前实习生整理的时候没注意到,听脑AI把这句话标成了重点,我们据此改了包装设计,客户反馈特别好。
对企业来说,效率提升带来的变化更明显——我们公司销售部现在都用听脑AI转客户通话录音,以前他们整理10条通话记录要1天,现在只要2小时,而且转出来的文字能帮他们快速定位客户的痛点,比如客户说“你们的价格有点高”“交货时间太长”,销售就能针对这些痛点调整沟通策略,签单率都提升了不少。
小缺点,增加真实感
当然,听脑AI也不是完美的,我用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小问题:比如转特别长的录音时会有点卡顿——上次转一个2小时的会议录音,等了大概10秒钟才出来,但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处理大量数据需要时间,而且现在更新了版本,卡顿的情况比以前少多了;还有一次,我转一条带英文的语音,里面有个“SEO优化”没转对,变成了“ S E O 优化”,我反馈给客服,他们第二天就给我回电话,说已经优化了模型,现在再转英文术语,直接就是“SEO优化”,解决得特别快。
使用建议,用“我建议”“最好”等口语化表达
关于怎么用能达到最佳效果,我总结了几个小技巧:第一,设置快捷方式——把常用的场景(比如工作群聊)添加到微信的“浮窗”或者“快捷菜单”里,不用切换app,点一下就能转,特别方便;第二,注意录音音质——转会议录音的时候,最好用手机的外放或者蓝牙耳机录,这样音质好,识别率更高;第三,保持环境安静——实时转写的时候,尽量找个安静的地方,不然杂音太多会影响识别,但它的降噪功能还不错,上次我在咖啡店里开视频会议,旁边有人说话,转出来的文字也没怎么受影响;第四,转完之后扫一眼——虽然准确率很高,但偶尔还是会有个别的错别字,比如把“促销活动”写成“促消活动”,改一下就行,花不了几十秒。
结尾,用朋友推荐的方式强化说服力
现在我每天都用听脑AI,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它都成了我的“得力助手”。我有时候会跟同事说:“你们要是被长语音搞得头疼,赶紧去试试听脑AI,我用了三个月,省了好多时间,现在下班能早点回家陪孩子了。”同事问我:“真的有这么好用吗?”我笑着说:“你试试就知道了,我现在已经离不开它了。”
其实我觉得,好的工具就是这样——它不会让你觉得“麻烦”,而是会让你觉得“顺手”,像听脑AI这样,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效率,还不会给你增加额外的负担,这样的工具才值得推荐给朋友。
如果你也像我之前那样,被长语音搞得皱眉头,或者经常需要整理录音,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不是我吹,它真的能帮你节省好多时间,让你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