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那边闹出个大事,自然资源部刚在2025年10月21日发布消息,称南京溧水地区新发现一处规模挺大的锶矿床,估算矿石总量约545.55千吨,其中矿物的含量大约是265.40千吨,品位大概在48.65%左右。
这事儿的原因挺明显的,锶可不是一般的矿产,它属于那种比较稀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资源,主要涉及高科技和国防领域。就是说,这次找到这个矿,不只是多挖点东西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帮中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团队从2021年就开始忙这块工作的,项目叫“南京市溧水区麻山头-西湖村锶矿普查”,他们盯上了溧水盆地东北部那块地。那片地方本身就是锶矿的集聚区,早些年已经查明了几处大型和中型矿床,但团队觉得这里面还有挖掘的潜力,所以继续深入开发。
花了四年时间,钻了超过一万米的孔,结合重力测量、磁法勘探和三维地质建模啥的,硬是把地下构造摸清楚了。结果不仅发现了这个大型锶矿,还顺带挖出几条隐藏的铜矿、铅锌矿和硫铁矿体。
这些伴生矿也挺值钱的,能让整个项目变得更划算。评审是由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搞的,10月21日刚刚过,有数据靠谱,没啥水分。溧水盆地属于火山岩盆地,地层复杂,钻孔的时候很容易塌孔,他们就用泥浆护壁啥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矿体呈层状,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挺适合大规模开采。整个过程就是一步步积累数据,从浅到深,逐步向周围扩展,避免漏掉盲区。
锶啊,属于地壳里的一种元素,含量也就是那么个数,只有0.02%到0.04%,算是稀有金属一类的。联合国把它划到“绿色稀有金属”中,原因嘛,就是它环保又用得挺广的。跟稀土有点像,用途不少,但也不咋炫耀,就是低调的存在。
高科技圈儿里,这家伙少不了,比如硝酸锶能用在信号弹、烟火啥的,军工产品里也有它的身影;锶铁氧体是制造永磁材料的原料,放在电机上效果挺不错;钛酸锶用在半导体领域,能让芯片的性能更给力;在医药方面,它还能让医学影像更清晰,诊断癌症啥的也更准。
新能源车和风电设备啥的,还得靠锶来提升性能,说白了,锶不常见又挺贵,全球都在抢着要。自打2011年起,中国就把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矿产资源,意思就是说它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要是没有锶,航空电子元件、永磁电机、生物医药这些行业都得受影响。中国是制造大国,这些行业用得多,所以锶对咱们来说可真是挺重要的。
全球的锶资源分布挺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和土耳其这些地方。咱们中国的锶储量大概在1500万吨,排在第二,紧跟着墨西哥的2000万吨。中国的锶产量占到整个世界的23%,可问题出在品位上,质量上还得继续努力。
我们这边的矿石品位一般在40%到60%之间,而那些国外的优质货能达到90%,相差30个百分点呢。品位低,意味着开采和加工的成本高,效率也打折,整条产业链的竞争力就受到影响。就拿稀土说吧,中国的稀土行业走在前面,不是因为储量最大,而是因为成本低,掌握了全球供应链。
锶的情况也是如此,谁掌握了低成本的锶资源,谁在高科技领域就能占得一席之地。这次江苏的矿品位是48.65%,虽然不算非常高,但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能有效帮助压低成本。500千吨矿石,听起来不少样子,实际上大概占了中国总储量的3%左右,能直接缩小与墨西哥的差距。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更何况这腿还不算小呢。
媒体这么激动,主要不是单纯聊挖矿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资源安全和国际角力。现在国际局势挺复杂,美国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盯紧中国高科技,同时资源方面的“卡脖子”事情也时常出现。中国对锶的战略是走两条线:一方面,国内持续开发高品质矿,另一方面,也在海外布局。不过 overseas情况不太稳定,国内储量越大,越有底气嘛。多增加500千吨储量,不仅丰富了锶的品种,也为未来提供保障。
眼下,全球已探明的锶矿种类超过40种,而我们国家只出产了九种,新增矿源能够引入更多不同的类型,把那些空白补上。这其实就是给产业升级打了个大旗,在国际谈判桌上也多了几张底牌。这样的储备让咱们在定价上更有话语权啊,特别是面对外部压力,国内资源丰富点,就不用太看别人的脸色。媒体关注这么热烈,是因为这事儿实在太贴近老百姓生活了,关系到手机、汽车、医疗这些使用的高科技设备。咱们老百姓可能对锶不怎么了解,可都知道科技才是国家的命脉。一炒热,整个社会都炸锅了!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矿的价值可是相当大的。据目前市场估算,锶矿的储量有265千吨,这一数字一算,资源价值早已超过百亿。开采出来以后,不仅能带动当地的就业,还能完善锶产业链条。咱们中国的锶产业本身就挺强的,这次资源的丰富补充,无疑会推动航空、电子和风电等行业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