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给了卡斯特利恩公司一个大合同,目标是做一款低成本的空射高超音速打击武器。它叫“黑胡子”。设计要能装在舰船、潜艇和陆基发射架上,空射也有可能。军方想要一套能跨陆、海、空、潜通用的武器。
一年前美军的一项空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计划因成本高和工业跟不上被放弃。那事让美军在这类武器上出现空白。面对白俄中已有的类似武器,美军感到落后。黑胡子项目就是为了解这个问题。2024年2月,卡斯特利恩从海军研究办公室拿到近300万美元的初步研究合同。
合同有明明白白的要求。空射反舰武器长度不超过54厘米,重量不超1140公斤。还有一款空对空武器,尺寸不超18厘米,直径约36厘米。两款武器加起来要做200件以上,最晚2027年交货。美军这次就是要走低成本和批量化的路子。
卡斯特利恩把黑胡子定位为首款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核心思路是用比传统武器低很多的成本,做到超过5马赫的速度。为此他们把发动机和导航系统尽量装在一起,减少零件和重复部件,既想省钱也想保证性能。这样做能提高集成效率,降低成本。
低成本路子和以前追高端高价的做法不一样。以前那条路性能可能好,但造价高、难以大量装备。美军这回想通过便宜和批量来补短板。陆军已经明确要把它放到陆基发射架上,测试也以这部分为主。海军在想怎么从舰船和潜艇上发射,空军的适配也在考虑中。
要让一款导弹同时适配多平台并不常见。不同军种的要求不一样,协调上會有麻烦。卡斯特利恩需要在满足各方需要的保证武器性能穩定。尺寸和重量限制也反映了美军的部署想法:小巧方便运输和储存,有利于大量装备。但小尺寸也意味着弹头和推进装置空间有限,打击力能否符合预期,要靠后续实弹试验来判断。
进度压力不小。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把两种武器做出样件、完成多平台适配和测试,再量产200多件,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拖延。低成本设计也可能带来性能让步,比如射程和抗干扰能力。这些关键指标现在还不确定。
全球高超音速军备竞赛早就开始。中国的东风-17和俄罗斯的“匕首”都已部署或经过实战检验。黑胡子可以看作美军的追赶项目。若成功,它会增强美军的分散海上作战能力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便宜又能大量投放的高超武器会提升打击范围和灵活性。
但这也可能促使对手加强防御或加快自己的高超武器研发,从而加剧军备竞赛。对卡斯特利恩来说,黑胡子是一次重要機會。项目成功,他有可能成为美军高超武器的主要供应商。失败则会损害公司声誉,也会让美军的追赶再受挫。
总的黑胡子是一次向低成本和批量化转变的尝试。2027年是关键时间点。能否按时量产和列装,能否真正填补美军的技术空白,将影响未来的安全形势。光有计划不够,还需要技术突破、成本控制和进度管理。每一步都不能松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