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人队办公室没什么动静,格莱姆斯的团队有些坐不住了。1年1410万,只有一份全额中产合同,还没得到保障。球队还是很克制,没有直接拍板给他多年的大合同。格莱姆斯本人的目标早就定了,想要均薪2000万以上的长约,只不过市场一点热度都没有,其他球队哪怕是落魄鱼腩,也不愿意接盘。
他已经不是球队当初选中时的宝贝了。21年选秀,格莱姆斯只是首轮25号秀,不过同届新秀库明加、吉迪、卡梅隆·托马斯这三个,至今一个没续约。要价更狠,直接喊出了均薪3000万的价格。格莱姆斯最早试探2500万均薪,后来市场没反应,落到2000万,还在继续等。
技术特点,硬数据很扎实。2024-25赛季常规赛场均出场33.7分钟,贡献21.9分5.2板4.5助1.5断2.9失误,命中率46.9%,三分37.3%,罚球75.2%。数据一看,不差。尤其是三项命中率,没短板。得分、篮板、助攻,都过关。
但球队管理层,始终没有松口给大合同。原因很简单。一是自由市场行情太冷,今年球员待遇普遍缩水。二是对于格莱姆斯的数据,赛季高光都是趁着主力伤停才刷出来的。恩比德、乔治、马克西轮流缺阵,他才有机会掌控球权打全场。正常阵容齐整,他只能当个角色球员。
记者Brett Siegel分析,正是这两个问题,让格莱姆斯只能等全额中产。场均22分,不算弱,但考虑到出场环境,其实含金量没那么大。
交易历史复杂,几乎每半年一套新队服。过去一年半,格莱姆斯和NBA球员换队排行榜压根不分上下。2024年2月,尼克斯把他送去活塞,顺手打包富尼耶、弗林和俩次轮签,主角是伯克斯和博扬。整个过程没有外界关注,格莱姆斯就是过渡品。夏天,活塞把他送去独行侠,1换4,直接换小哈达威和3个次轮签,又是被交易的配角。到了2025年开年,独行侠也没留他,附送次轮签,打包给76人换来凯莱布·马丁。三段交易,没有核心位置,都是球队阵容优化的小拼图。
独行侠时期的数据,完全不一样。场均只有22.8分钟,得分掉到10.2分,篮板3.8,助攻2.1,抢断0.7,失误1.3。三项命中率还是稳定,46.3%投篮,39.8%三分,76.5%罚球。格莱姆斯只要有球权,数值就能拉到一线,但球星光环没有,主力阵容门槛始终差一段。
今年自由市场,看得到的机会,一个都没出手。76人极限控制成本,只愿意1年中产,打完走人。格莱姆斯团队想要多年保障合同,球队选择让市场检验价值。在自由市场冷静区,格莱姆斯是个备胎。高合同没戏,长约变得稀有。
同届新秀对比,库明加才是话题热点。勇士死活不松口,库明加想要顶薪,均薪要求直接冲击3000万。库明加硬件好,身体素质极强,勇士阵容在洗牌,库明加数据也涨得快。对了,库明加去年场均16.1分4.8板2.2助攻,命中率52.9%,三分31.5%,罚球74.7%。看着依然差一点,但勇士愿意培养,只要阵容大换血,库明加有机会收顶薪大合同。格莱姆斯数据更漂亮,但球星属性、带队能力弱。球队也没有资源全力投资,一个替补轮换,不太可能拿到顶薪,哪怕市场条件和数据放大,一年1410万已经是福利。
吉迪情况类似,雷霆用他摆交易标签。托马斯在篮网同样不稳。三个新秀,都在等待市场反馈,数据有起色,但角色和球队定位决定价格。顶薪不是数据一出就能拿到,需要有球星市场号召力,还要有核心建队属性。
各队操作,不愿意冒风险。自由市场收缩,资金流向更谨慎。球员合同都在缩水,老将薪资跳水,轮换新秀更难谈。格莱姆斯愿意降价到2000万,实际市场顶格也只能拿中产长约,像小南斯、贝弗利、斯特鲁斯这类角色球员,市场价也就是中产大头。一年能拿1410万,格莱姆斯已经算幸运。
合约谈判,球员团队只能慢慢博弈。想签保障合同,球队不愿给。想多要点,市场不认。唯一能争取的是出场机会和上场时间,证明打击强度,刷出更高关键场次表现。数据已经足够漂亮,但市场价值和定位制死工资帽。NBA不是数据联盟,是角色联盟。球队要的是阵容平衡和长远规划,不是在高光时刻刷出来的单场数据。
库明加问题同样明显。勇士冲顶薪,更看重未来空间。数据涨得快,但球队主力阵容有连环变化,库明加是否是战术核心,还是待定。只要勇士管理层不放权,顶薪合同只能是空旷的目标。
球队谈判流程,没有太多戏剧性。其它球队都冷静观望。独行侠、活塞、尼克斯三队交易格莱姆斯的过程,也反映了市场价格趋势。角色球员即便刷出高分,最终工资帽还是要根据球队资源、市场行情和联赛合同结构来定。
赛后,球员团队没再发声,网友留言关注数据表现,社交平台讨论均薪,有的说“21分,怎么也能上2000万”,有的留言,“球队还是看角色定位,得分不代表市场价值”。粉丝不少苦劝,赶紧签下,别蹉跎,毕竟每去年薪缩水就是实打实的损失。有人调侃,“格莱姆斯还敢要顶薪,库明加也要小心啦。”
NBA合同水涨船高,看似场均20+就能拿千万年薪,其实角色定位才是硬伤。库明加、格莱姆斯、吉迪、托马斯,四大新秀,今年能不能拿到理想合同,行情说了算。格莱姆斯下一份合同,顶格也就是中产长约,很难再突破。球员数据可以粉饰,但市场结构和角色定位才是真实价格。NBA不比一场决胜,是一轮阵容洗牌的比拼。
数据拉满,没有球队支持,看起来风光,其实走势很现实。格莱姆斯想要高薪,靠的是角色拉升和球队需求。库明加也要顶薪,球队不松口,市场观望。高光时刻、数据漂亮,等合同限死,依然只能逐步等待。球员市场冷静期,想拿顶薪,除了数据,还要看战术定位和球队投入。你觉得,格莱姆斯下一份合同,会给他多少?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