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的社保卡账户突然多了一笔钱,这是国家新一轮稳就业政策带来的直接红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明确提出对重点群体按照个人缴纳社保费的25%给予补贴,而且这笔钱直接打到个人账户。
与以往补贴企业的模式不同,这次新政实现了“补贴到人”的转变。 广东、山东、西藏等地已经陆续出台实施细则,政策有效期统一至2026年12月31日。
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多时间里,符合条件的人员每月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社保缴费减免。
根据广东省的实施细则,补贴对象主要针对三类重点群体:2025届高校毕业生、2023届和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以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这些人员如果在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就业,并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就能享受补贴。
重点行业领域的界定也十分明确,主要包括制造业和生活服务业。生活服务业涵盖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修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等行业。
这些行业正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当前稳就业政策的重点扶持领域。
补贴标准全国统一为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用总额的25%。
以广东省目前最低缴费基数4952元计算,符合条件的个人每月可获得约130元补贴,一年累计补贴金额约1560元。
这笔钱虽然不算巨大,但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确实能减轻不少负担。
申请流程设计体现了便企利民的原则。虽然补贴资金最终发放到个人账户,但申请主体是企业。
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需要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审核后,补贴资金将直接划入员工的社保卡银行账户。
企业需要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首次申请。 这个时间节点值得重点关注,错过申请期限可能意味着无法享受全年补贴。
目前各地人社部门正在加紧建设线上申请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各地公共就业服务云平台提交申请材料。
除了这项新出台的25%社保补贴,我国现有的其他社保补贴政策也值得关注。 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允许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申请最高66%的社保补贴。
这项政策的补贴标准明显高于新出台的25%补贴,但仅限于灵活就业人员。
“4050”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的政策差异更大。 这项针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补贴政策,在各地执行标准不一。
上海、广州将年龄线提高到女性45岁、男性55岁;成都则规定女性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以申请。
不同社保补贴政策的并存,反映了国家针对不同就业群体采取的差异化扶持策略。
新出台的25%补贴更注重普惠性,而高校毕业生和“4050”人员补贴则体现了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
政策实施效果还需要时间检验。 但从初步反馈看,直接补贴个人的方式确实提高了政策获得感。
不少受益者表示,看到社保账户定期入账的补贴,切实感受到了国家的就业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