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这波冠军荒,到底是状态掉了还是人家都摸透了他?

 新闻动态    |      2025-08-25 16:51

“樊振东,终于集齐了所有荣誉!”

这两天聊到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圈子里最炸裂的一个新闻就是——樊振东终于把所有个人能拿的冠军都拿到了,成了史上首位超级金满贯。这事儿一出,评论区直接爆了,大伙都说小胖终于把自己的职业版图圆满了。你说这含金量,真是拉满了,连平时不怎么关注乒乓的朋友都在朋友圈刷。

说起来,樊振东从2012年进国家队开始,大家就知道这小孩不一般。后来一步一步,到现在拿了113个冠军,这数量放谁那儿都得服气。不过人红是非多,有粉丝呐喊加油,也难免有人挑毛病——最近就有声音说他其实也不是特别稳,说什么300多天没拿冠军。说一千道一万,我觉得,这些事还得拆开聊。

“冠军荒”这事儿,真能说明强不强吗?

关于“冠军荒”这事儿,其实听得有点烦。你想一个球员要拿113个冠军,总不能每站都冠军吧?你只盯着那几百天没冠军的阶段,完全不看他同时期面对的压力和赛程,有点双标了。

就拿马龙来说,马龙那可是被粉丝封神的常青树,但你查查数据——他也曾有过500多天一冠难求的时段(2019年4月底到2020年11月)。王楚钦更不用说,人家还在成长阶段的时候,直接连续将近840天没有冠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体育圈,巅峰期谁都熬不过去低谷。这不是樊振东一个人的事,整个国乒没哪个从头到尾稳赢不输的。

其实冠军荒这词,原本挺中性的。任何一个顶级选手,哪怕再强,总有一段磕磕绊绊,运气不好、状态起伏再加点赛程影响,冠军荒分分钟就能砸到头上。但关键的地方不是你“荒”了多久,而是你顶级大赛能不能站出来。这点,樊振东现在已经用事实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正经说,超级金满贯到底有多牛?

咱说说超级金满贯到底牛到啥程度。男单、团体、双打、混双、大满贯项全齐,樊振东是体育史上第一个。以前大家讨论国乒,最多就是谁谁谁“奥运、世锦赛、世界杯”三大满贯,但你再翻队史,能做到这份上的,没几个。

再看看近几个奥运周期,巴黎这年樊振东连拿三大赛里的两项冠军,还都不是那种运气好抽签躺赢的——场场硬仗,顶着压力死磕出来的。世界杯唯一没拿到的那次,是被马龙截胡,换个说法,国乒这两代核心其实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强强竞争才是真兴奋剂。

有人可能觉得某些“小比赛”没拿下是不是不稳,其实咱们懂球的都懂,真到奥运会、世锦赛这种硬仗,小胖心态稳得有点吓人。竞技体育讲究在最需要你的时候能不能顶住,他做到了,这跟平时的巡回赛偶尔翻车完全是两码事,不能被表面数字唬住。

“拉表不拉齐”那些事,咱们心里都有数

最近网上挺多人拿“冠军荒”冷嘲热讽,还专门做表格比。其实这玩法吧,咱球迷看多了。你要真掰扯,给谁都能做出来十几二十个“负面统计”,但你横向对比一下,没几个比樊振东数据更好。要说“拉表不拉齐”,就是只列对自己有利的那一段,剩下不提,这武林江湖套路咱都懂。

记得前几年马龙巅峰时也有人挑茬,说他状态下滑,后来等马龙再抬头,噤声的人又开始歌功颂德。舆论场就是这样,风向一变啥话题都能炒起来。归根结底,竞技体育拼的就是得人心,关键时刻出结果。网上争来争去,不如看谁大场面能顶住,这才是衡量伟大的“那个秤”。

作为球迷,咱们更在意

说到这,作为看球看了十几年、输赢都经历过的球迷,我觉得最感动的还是樊振东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不光是拿冠军的时候有人吹,关键是低谷那会儿还能扛住压力、不掉队,这更难得。

每个人都会有状态起伏,尤其运动员身上体能和心理的消耗不是外人能想象的。可能有时候我们吃着瓜、看比赛时也轻飘飘一句“怎么又输了?”但真要上场,那得多大压力!樊振东能从冠军荒里走出来,最后在奥运这种顶级舞台又证明了自己,这份拼劲,咱们球迷服气。

以后再遇到有人拿冷数据抨击他不够稳定啥的,兄弟们就笑一笑。别说偶尔停一停,给谁都顶不住那么多冠军的消耗。只要他还能招招见真章,最后能站在领奖台上,大满贯、超级金满贯,这牌面谁挑得出什么刺?当下世界体坛,真能兼顾成绩和耐力的也没几个。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咱球迷心里有数,能像樊振东一样顶住所有质疑、把所有荣誉集齐的选手,有几个?希望他以后继续稳住走下去,给我们带来更多“热血沸腾”的时刻,这才是热爱体育的最大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