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北京城里那场阅兵盛典,可真是震动全球。我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向全世界亮明了态度:历史真相不容篡改,和平更是我们的底线,谁也别想动摇。
结果呢?
阅兵刚结束,不到24小时,日本那边就坐不住了,急吼吼地给出了官方回应。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这次的声明,让人听了都有点意外,竟然没怎么兜圈子。
他话说得挺直白,日本会一直走和平道路,绝不会再让战争的悲剧重演。要知道,就在阅兵前几天,日本外务省对这事儿可是避而不谈的。
林芳正的这份声明,除了承诺和平,还提了一嘴日本政府正密切关注动态,但对我们阅兵的意图,却说不便评论。
这态度,咋就突然变了呢?是他们真的痛定思痛了,还是多种因素搅和在一起,不得不说的策略话?这可真是个值得嚼味儿的问题。
日本这回应,有点意思
要说日本为啥这么急着表态,恐怕还得从阅兵式上我们亮出的“家底”说起。
这次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是头一回把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集中到一块儿展示。巨浪-3、东风-61、惊雷-1,这些名字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大国重器,那是排着队登场。
更别提那四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了,鹰击-15、鹰击-19、鹰击-17、鹰击-20,一个不落地全亮相。
这些导弹,能从天上打,能贴着海面飞,还能从水下潜艇里射出来,攻击模式那叫一个多样化,摆明了告诉大家,我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空中梯队里,“20家族”——歼-20、歼-20S、歼-20A,还有去年珠海航展上首次露面的歼-35A,那气势,威慑力根本不用多说。这些“快弹”一出来,美国那边就有人评估了,说这能把航母的反应时间从20分钟直接压缩到5分钟以内。
美媒甚至还推测,要是多枚这种导弹一块儿发射,就算美军最先进的“宙斯盾”舰,也保不齐能有70%的拦截成功率。这实力一摆出来,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里,可不就形成了一种“你打不到我,我能打到你”的实力平衡吗?
区域战略格局,一下子就变了天。
硬实力说话,小日子怎么看?
面对我们这么明确的实力信号,日本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关键时刻,美国老大哥到底还能不能靠得住?
再说,美国还老是要求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的开销,这让美日同盟关系里也冒出了一些小摩擦。
这些事儿一合计,日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框架和战略选择了。
我国这次阅兵展现的强大实力,加上日本对盟友可靠性的那些内部嘀咕,共同促使日本在外交辞令上变得小心翼翼,最终选择了发出“和平”的表态。
说白了,这就是实力平衡下的策略考量,不得不为之。
不过,日本的“和平承诺”可不光是军事上的考量,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它跟我国那紧密的经济联系。
上半年,中日贸易额都突破1500亿美元了,同比增长2.5%,这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两国经济融合得多深。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2%的会员企业都反对跟中国“脱钩”。
这说明啥?
说明日本企业界对中国市场那叫一个依赖和重视。经贸联系,简直就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给政治和军事上的矛盾,留下了宝贵的缓冲空间。
钱袋子和老账本
这同时也限制了日本,在军事上没绝对把握的时候,它可不敢轻易在经济上冒险。
专家分析说,日本这次的回应,表面上看是中立平和,但骨子里那份复杂的心情,可真没法掩盖。日本政府心里可能清楚得很,我国这次阅兵,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纪念活动。
要是直接跳出来批评指责,不仅站不住脚,反而可能引来国际社会的反感。
可问题是,日本国内还有那些想歪曲历史、否认侵略罪行的右翼势力,这些声音对政府的表态,形成了不小的内部压力。
所以啊,日本政府在表态的时候,那真是得小心翼翼地权衡,既不能把国内的右翼给惹毛了,又不能过度得罪我国。
这种多重因素的制约,使得日本的“和平”表态,成了军事考量、经济依赖和内部政治张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简直折射出它当前在国际舞台上的尴尬处境。
然而,嘴上说着“永不重蹈覆辙”的和平承诺,可日本在历史认知上的模糊态度,以及在军事策略上的扩张倾向,却让它这个“和平国家”的形象,面临着严峻的质疑。
而这,恰恰成了改善中日关系的两大根本障碍。
嘴上说和平,手脚却不老实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口头上是承诺坚持和平,但实际行动呢?
它压根儿就没真正正视过那段侵略历史,对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缺乏足够的尊重。
这种对历史问题的漠视和回避,明摆着就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
与此同时,日本在军事上的那些小动作,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它一边大肆炒作外部安全威胁,一边却又想方设法突破“专守防卫”的限制。在盟友的默许下,日本似乎有着重新“武装”的意图,不断扩大自卫队的职能和活动范围。
增加军事预算,发展先进武器装备,这些举动,跟它嘴里说的“坚持走和平国家之路”,简直是南辕北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质疑。
要是日本真想坚持和平,就应该更谨慎地对待军事问题,而不是采取扩张性、挑衅性的行动。
所以,如果日本不能在历史问题上展现真诚,不能在军事上保持克制与透明,它那些和平承诺,国际社会是很难真正相信的。
改善中日关系面临的两大关键障碍,说白了,就是历史认知和军事透明度这两座大山。
结语:真和平,要看真行动
国与国之间要有效对话,最终还是得靠实力平衡,光靠嘴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同时,经贸联系作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也为政治和军事矛盾留下了重要的缓冲空间。日本需要深刻反思并正视历史,这才是真正获得亚洲邻国信任的关键所在。
日本的“和平承诺”,不该被看作是终点,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国际社会都期待日本能把“口头和平”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坦诚和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历史,切实反思侵略罪行。
停止那些危险的军事举动,真正遵守和平宪法,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本该在历史基础上,共同致力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然而,日本政府当前的回应,以及它在军事等方面的所作所为,无疑给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早日认清形势,端正态度,以实际行动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