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中方警告,缅北武装执意勾结亲美势力,如今陷入困境反来求和

 新闻动态    |      2025-09-10 21:47

无视中方警告,缅北武装执意勾结亲美势力,如今陷入困境反来求和

近期,缅甸国内的政治与军事格局经历了较为明显的转变,部分曾经不顾中方劝告、执意与亲美势力合作的地方民族武装力量已遭受重挫。

这些组织在遭遇军事失利后,虽曾试图向缅甸军方提出停火谈判,但未获对方接受。

进入2023年,由缅甸流亡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统筹协调,缅北的三兄弟联盟与克钦独立军协同在北部多个区域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当时缅甸政府军因兵力分散,主力多集中于南部缅族核心地带,对此次进攻缺乏充分防备,因此迅速丢失多处据点。

在三兄弟联盟之中,德昂民族解放军在中国的舆论场中知名度虽不及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却在此次联合行动中表现低调而高效。

该武装成功夺取了原本由缅军掌控的十二个市镇,其中包括以红宝石矿产闻名的抹谷。

这一胜利为其后续的军事行动与财政自持提供了重要支撑。

继攻占缅北重镇腊戌之后,德昂军进一步联合其他武装组织,并与NUG下属的人民保卫军(PDF)协同,计划从德贝金、彬乌伦两路推进,剑指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缅北冲突的持续升级给中国边境带来了明显的安全压力与战略挑战。

战火蔓延导致流弹与炮弹频繁落入中国境内,对边境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直接威胁。#热问计划#

跨境贸易路线因军事行动频繁中断,严重影响了中缅两国正常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缅甸民族团结政府(NUG)的支持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复杂性。

外部势力介入使得缅北问题国际化,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面对这一局面,中方多次向德昂民族解放军提出劝和促谈的建议,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然而,德昂军方面并未接受中方的调解努力,其高层甚至公开表示将坚持军事路线。

德昂军秘书长达鹏觉曾以“踢足球不只为中场休息”为喻,表明其继续推进武装斗争的坚定立场。

该组织还多次申明与NUG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所谓“革命事业”,并将中国视为其战略推进的主要障碍。

令人意外的是,战场形势在近期发生了显著转变。

尽管缅甸政府军一度失去部分控制区域,但其通过收缩防线、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术重新稳住阵脚。

在过去数月中,缅军逐步展开反击,成功夺回当坎、瑙丘及德贝金等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据点。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有效缓解了曼德勒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危机。

遭遇连续失利后,德昂军不得不调整策略,主动寻求与缅甸军方进行和谈。

根据缅甸当地媒体报道,双方在前阶段的对话中已取得一定进展。

德昂军方面表现出较大灵活性,提出愿意从皎梅和昔卜等关键城镇撤出,以换取缅军同意暂时停火。

缅甸政府军明确否决了德昂民族解放军提出的相关提议,坚持必须严格依照2008年国家宪法框架执行政策。

根据现行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尽管德昂自治区被赋予一定程度的自治权限,但其武装力量若想成为国家认可的边防部队,则必须接受缅甸国防军的统一调度与管理。

此外,缅甸军方仅承诺将曼区和南桑市两地的治理权限交由德昂军负责,显示出其在领土控制问题上的谨慎态度。

由于双方在核心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此次谈判未能达成任何共识,最终不欢而散。

缅甸军方代表进一步表示,如果德昂方面拒绝现有安排,政府军将保留采取军事行动以恢复失地的权利。

那么,缅甸当前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究竟是如何演变到这一阶段的?未来冲突的可能走向又将如何?

首先应当注意到,缅甸国防军近期在组织结构与作战策略上实施了重要调整。

战争初期的挫败主要归因于兵力分散与士气不足,但随着部分领土的暂时失守,军队反而获得重新集结与整合力量的机会。

在此期间,缅甸军方积极扩充兵源,加强新入伍士兵的系统化训练,有效缓解了早期作战中人力资源短缺与训练不足的双重困境。

另一方面,缅甸军政府还强化了与俄罗斯等国的军事合作,成功引进多款先进无人机,并将其投入实战,显著增强了对地方武装的火力压制能力。

作为掌握国家核心资源的正规力量,缅甸军方在装备、财政与外交支持上仍占据明显优势,这为其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外部援助层面,NUG所面临的局势正变得日益严峻。

拜登政府执政阶段,该组织每年名义上能够从美国获得约一亿美元的官方援助款项,然而实际上,其还借助某些虚设项目的运作,成功获取了额外的资金支持,使得年度援助总额累计突破三亿美元。

例如,马斯克随后主导的政府效率监察部门曾发现一项专门针对缅甸学生设立的奖学金计划,其涉及资金规模达到了四千五百万美元。

然而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方大幅削减了所有对外援助预算,其中也包括针对缅甸的相关支持,这使得NUG的处境愈发艰难。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美国媒体披露,特朗普领导下的政府出于获取缅北地区稀土矿产资源的战略考量,正积极寻求与缅甸军政府改善关系。

这一动向可能导致NUG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沦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缅甸各民族地方武装的内部矛盾亦日益显现。

尽管缅甸政府军尚未被完全击溃,各民地武之间却已因势力范围的争夺陷入激烈内斗,尤其是德昂军表现出了尤为强势的姿态。

随着缅甸军方逐步撤离缅北地区,德昂军与克钦独立军、民族民主同盟军以及北掸邦军等多方力量之间爆发了多次武装冲突,其根本原因均源于对实际控制区域的激烈争夺。

此类持续的内部摩擦无疑对联盟整体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亦加剧了各组织之间的信任危机。

尽管德昂民族解放军与人民防卫军长期处于同一战线协同作战,但二者之间的信任基础始终薄弱,德昂军并未真正将人民防卫军视为同盟伙伴。

在抹谷地区的激烈交战中,德昂军屡次要求人民防卫军成员承担最危险的先锋职责,实质上将其视为可消耗的战斗力量,甚至对拒绝执行冲锋命令的士兵施加严厉惩处。

随着瑙丘地区失守,德昂军秘书长达鹏觉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开发表言论,将军事失利归咎于人民防卫军,指责其应对战败负主要责任,并强烈谴责他们背离革命理想与德昂军的共同事业。

当前德昂军面临多重战略困境,其快速扩张的军事行动已超出自身掌控能力,导致整体局势陷入被动。

此前他们虽成功控制多处地域,但兵力规模有限,所占城镇中德昂族居民比例较低,仅占总人口的约19%,人口结构不足以支撑其长期统治。

更严重的是,德昂军在当地实施严苛治理,征收高额赋税,采取近乎掠夺式的资源调配手段,远超一般执政团体应有的行为边界。

这种统治方式引发广泛民愤,区域内各族群居民对德昂军普遍抱有抵触情绪,不断有人向缅甸政府军提供情报支持与战略建议。

近日,佤邦当局组织德昂民族解放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以及北掸邦军举行了多方会谈,明确表态将终止对其提供资金援助与武器装备支持,并呼吁各方避免继续向佤邦提出支援请求,以防止引发更为复杂的地区局势。

德昂军方面亦证实,此前持续接收的来自同盟军的弹药补给现已中断,双方之间的军事协作关系出现明显转变。

在当前的缅北军事格局中,克钦独立军是唯一拥有自主武器生产能力的武装团体,然而其自身也面临严峻挑战;该部队对八莫县城的围攻已持续近一年未能取得突破,近期更遭遇缅军的有力反击,战场形势趋于被动。

由此可见,克钦独立军目前难以向德昂军提供有效的军事或物资协助。

自各方达成停火协议以来,掸邦境内除人民防卫军与德昂军仍保持一定活跃度外,其余武装派别大多处于相对静默状态。

德昂军尽管仍在多处战线坚持作战,但其整体实力已明显削弱,逐渐沦为地区冲突中较为弱势的一方。

缅甸军方历来擅长采取集中优势、逐个击破的战术,下一步其战略重点预计将放在恢复木姐至曼德勒的贸易通道安全上,随后很可能针对德昂军控制区域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