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打法全变了!美专家坦言:我们在给旧系统打补丁

 新闻动态    |      2025-09-19 08:53

“说真的,那场阅兵,所有人都在盯着那些铁疙瘩看,跟数家当似的。结果一个美国搞情报的老家伙来了句:你们的焦点都错了。”

这话听着挺装的。但没过多久,5月7号那天印巴边境上空的事儿,就让人有点回过味来了。巴基斯坦飞行员开着歼-10C,按了个钮,一枚PL-15导弹就出去了。可给这枚导弹“点灯”的,却是几百公里外晃悠的ZDK-03预警机。飞行员自己,可能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着。这哪是空战,这简直就是把飞行员变成了网络里的一个节点,一个只负责“开火”的鼠标。整个战场,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处理平台。

这种感觉,三十年前是绝对不敢想的。1991年海湾战争那会儿,我们还在琢磨坦克集群怎么冲锋,人家已经用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给我们上了一堂什么叫“降维打击”的公开课。那种被人从一个时代直接踹出去的惊恐感,比什么都管用。

从那时候起,有些东西就开始悄悄变了。先是拼命补课,搞自己的预警机,搞自己的数据链。一开始磕磕绊绊,不同军种的系统说话都互相听不懂。后来总算把一套国产的数据分发系统给做通了,陆海空三家总算能在一个频道里聊天了。到DTS-03自组织网络技术出来的时候,已经能跟美军的Link-16平起平坐了。

硬件上的事儿大家看得见,海军的新船跟下饺子一样,空军的歼-20也出来了。可水面之下,更有意思的是那条看不见的线索——无人化。各种无人机、无人艇、无人车,突然之间就从实验室里冒了出来,而且不是一个两个的概念品,是一整套一整套地往外搬。

大洋对岸其实也在琢磨这事儿,甚至更早。他们管这个叫JADC2,一个要把天上地下海里所有东西都连起来的宏大构想。理念没得说,绝对是未来的方向。可问题就出在,这个新灵魂,要塞进一大堆老旧的身体里。

海军七十多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好多都是二十年前的身板,想接入JADC2,不亚于把全身血管骨骼都换一遍。船坞里排着队等着动手术的航母和攻击舰,能从这头排到那头。空军F-22、F-15这些老将,也等着换脑子。整个美军就像一个家底雄厚的中年人,突然想学一门新语言,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说不连贯。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那些需要大量消耗的“炮灰”,也就是低成本无人机,一直没跟上。他们的军工巨头,习惯了造一个东西吃几十年,精雕细琢,价格高昂。你现在让他们去搞那种便宜、量大、坏了也不心疼的小玩意儿,他们浑身不自在。国防部急了,搞了个“复制者”计划,就是想用数量弥补质量,结果那些合作的无人机,做着做着价格又上去了,搞得采购方心里直犯嘀咕。

这边呢,整个产业链好像就是为今天这盘棋准备的。无人机从大到小全系列配齐。造船厂的产能,能让新下水的军舰直接就是“网络原生代”,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是那种以五年、十年为单位的长期规划。从基础工业,到863、973计划攻关技术,再到中国制造2025,一步一步,把整个体系给建立起来了。说白了,长期的外部封锁,反而逼着自己把所有技能点都点满了,做什么都不用看别人脸色。

现在再回頭去看那场阅兵,感觉就全变了。坦克旁边跟着个无人小车,防空系统实现了无人化,水下还有无人潜航器。这些东西不再是独立的装备,它们是一个个已经连上服务器的账号。美国的忠诚僚机还在天上试飞,这边的同类装备已经刷好漆,在队列里了。

所以说,真正的差距,已经不是某一架飞机快零点几马赫,也不是哪艘船多了几个发射单元。而是当一方还在为如何给老旧系统打补丁而发愁时,另一方已经用着原生系统,开始思考下一版本的规则了。

这盘棋的玩法,可能真的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