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些岛礁怎么建起来的?
要说南海填岛这事,我们得先唠唠怎么干成的。
好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中国有“天鲸号”“天鲲号”这些大家伙。
就说“天鲸号”吧家伙每小时能挖6000立方米的沙子,啥概念?
相当于300辆卡车一块拉货的量。
就靠这神器,我们把珊瑚礁一点点“吹”成了岛。
2013年那会,永暑礁才0.1平方公里,巴掌大的地。
结果我们一顿操作,不到两年就搞成了1.26平方公里。
东门礁更夸张,从300多平方米干到7.5万平方米,扩大了250倍。
这速度,放眼全球谁能比?
二、填这么多岛到底有啥用?
1、守好自家大门
南海那地,石油储量可能有2100亿桶,天然气500万亿立方英尺,妥妥的“第二个波斯湾”。
可以前我们渔民去那打鱼,风一吹浪一打的,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现在好了,岛礁上有机场、码头,军舰能停靠,飞机能起降,我们的巡逻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就说永暑礁吧,现在有3160米的跑道,歼 - 11、轰 - 6K都能停。
以前我们飞机从海南飞过去,油得耗一半,现在从岛上起飞,直接覆盖整个南海。
比如在家门口装了个高清摄像头,啥动静都看得清清楚楚。
2、搞活经济大盘
南海不光有资源,旅游潜力也大得很。
美济礁规划建高端度假区,以后能复制马尔代夫模式。
2024年,三沙市就接待了800万游客,旅游收入80亿。
以后岛礁设施更完善了,低空飞行、深海潜水这些项目一搞,不得火得一塌糊涂?
再说油气开发,以前钻井平台跑老远补给,成本高得吓人。
现在有了岛礁,补给方便多了。
永暑岛2023年就带动海洋油气业产值2499亿,占全国原油增量的70%。
这钱赚得,不比填岛花的736亿值?
3、扮靓生态环境
好多人担心填岛破坏生态,我们可以说是非常到位。
七连屿搞了珊瑚苗圃,培育了14.3万株珊瑚幼苗,成活率超90%。
还搞了“珊瑚树”技术,断枝年生长15厘米。
这不是破坏,是在修复?
美济岛填海的时候,95%的泥沙都取自深海,没动近海渔业资源。
还建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000吨污水。
我们这是边建设边保护,谁说发展和环保不能兼得?
三、国际上怎么看这事?
1、某些国家酸得不行
老美、日本那些国家,一看我们把岛建起来了,急得跳脚。
老美从2015年开始,隔三差五派军舰来“自由航行”,说白了就是眼红。
日本离南海八丈远,还跟着瞎掺和,无非是想配合老美遏制中国。
可我们占理,南沙自古就是中国的地盘,填岛是我们主权范围内的事。
国际法怎么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60条说了,人工岛屿享有500米安全区。
我们建的气象站、医院都是民用设施,谁也挑不出理。
2、东盟态度慢慢变了
以前东盟有些国家还跟着老美起哄,现在态度不一样了。
马来西亚、印尼跟我们合作搞珊瑚礁修复,越南也通过“北部湾渔业合作”引进我们的养殖技术。
为啥?
跟中国合作能赚钱,跟老美混啥也捞不着,还可能惹一身骚。
我们开放岛礁设施,台风天让外国船只避风,邀请外国记者参观。
这叫啥?
这叫软实力。
时间长了,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门清。
四、未来这些岛能干啥?
1、建成“智慧海洋”
以后岛礁会更智能。
地理信息技术能实现资源三维建模,精度0.5米,珊瑚礁生长、洋流变化都能实时监测。
舟山“智慧渔业”项目通过物联网降低养殖污染45%,这技术搬到南海,不得让渔业生产更高效?
美济岛计划2030年建200兆瓦海上风电场,配合潮流能发电,能源自给率能达到80%。
以后岛上用电、用水都自己解决,妥妥的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2、成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
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每年几万亿美元的贸易额从这过。
我们把岛礁建好,就是给丝绸之路装了“加油站”。
以后跟东盟国家搞联合开发,建贸易中转站,影响力不就上去了?
说不定哪天,从永兴岛起飞的飞机,能直飞东南亚各国,游客坐着邮轮就能逛遍南海岛礁。
这画面,想想都带劲。
最后总结
不知不觉间,中国在南海吹填的岛礁,已经从不起眼的小礁盘,变成了集军事、经济、生态于一体的战略支点。
这不是简单的造岛,是在规划一盘大棋。
我们用736亿造出了“永不沉没的航母”,守住了资源,搞活了经济,还赢得了人心。
那些曾经质疑我们的人,现在看看这些岛礁的规模和功能,怕是得傻眼。
中国在南海的建设,不是为了搞对抗,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是为了让这片蓝色国土发挥更大的价值。
以后,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岛礁功能越来越完善,南海肯定会成为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跳板。
这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干好。
不信?
我们走着瞧!
参考资料:1、澎湃新闻:崔天凯: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只是恢复和还原南海秩序2、观察者网:中国填海扩建岛礁破坏南海环境?外交部:我们这叫“自然仿真”